[拼音] láng gù hú yí
[释义] 指左顾右昐,存有畏惧和犹豫之心。狼顾,狼走路时常常回头看;狐疑,狐狸本性多疑。
[出处] 孙中山《布告全国同胞书》:“行事或虎头鼠尾,而存心复狼顾狐疑。”
[拼音] chí yí guān wàng
[释义] 谓犹豫等待,不作决定。
[出处] 清·李渔《比目鱼·肥遁》:“相公,俞旨既下,就该速速抽身,为什么还要迟疑观望?”
[拼音] tīng wēi jué yí
[释义] 微:隐微。注意细微的情节,解决疑难的问题。形容思想缜密,善于通过听察解决疑难
[出处] 《鹖冠子·天则》:“圣王者有听微决疑之道,能屏谗权实。”
[拼音] jìn tuì hú yí
[释义] 进退两难,迟疑不决。
[出处] 唐·李靖《李卫公兵法·将务兵谋》:“信任过说,一彼一此,进退狐疑,部伍狼籍。”
[拼音] jiě yí shì huò
[释义] 解:解释;释:消除。解答疑难问题,消除困惑情绪。
[出处] 汉 孔融《荐祢衡表》:“使衡立朝,必有可观。飞辩骋辞,溢气坌涌,解疑释结,临敌有余。”
[拼音] zhì yí biàn huò
[释义] 谓提出疑问,请人解答并加以研究、辨析。
[出处] 明·朱衡《道南源委》卷三:“[张彦清]初从朱子游,得其大旨,后与李公吕质疑辨惑,造谐益深。”
[拼音] xíng jì kě yí
[拼音] hào wèn jué yí
[释义] 喜欢向别人请教,以解决自己的疑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