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 huà shé zhuó zú
[释义] 比喻做了多余的事,非但无益,反而不合适。同“画蛇添足”。
[出处] 唐 韩愈《感春》诗之四:“画蛇著足无处用,两鬓雪白趋埃尘。”
[拼音] miáo shén huà guǐ
[释义] 描画鬼神,指凭臆想描写不存在的事物
[出处] 鲁迅《且介亭杂文二集 叶紫序》:“描神画鬼,毫无对证,本可以专靠了神思。”
[拼音] huà tǔ fēn jiāng
[释义] 指划分疆域而治。
[出处] 清 鲁一同《正统论》:“高光崛起,李赵彷徨,魏晋盗窃,秦隋强梁,偏安割据,画土分疆,无所拘滞,安所纷扰哉。”
[拼音] rú zhuī huà shā
[释义] 象用锥子在沙上画出来似的。形容书法笔力匀整而不露锋芒。
[出处] 宋·姜夔《续书谱·用笔》:“用笔……如锥画沙……欲其匀面藏锋。”
[拼音] huà dòng fēi méng
[释义] 有彩绘装饰的屋梁,高耸的屋脊。形容建筑物富丽堂皇。
[出处] 《醒世恒言 汪大尹火焚宝莲寺》:“汪大尹看这子孙堂,也是三间大殿,雕梁绣柱,画栋飞甍,金碧耀目。”
[拼音] méi yǎn rú huà
[释义] 形容容貌端正秀丽
[出处] 唐·韩愈《殿中少监马君墓志》:“姆抱幼子立侧,眉眼如画,发漆黑,肌肉玉雪可念,殿中君也。”
[拼音] miáo xiě huà jiǎo
[释义] 比喻无中生有。
[出处] 曾朴《孽海花》第19回:“稚燕因把路上盗图的事说了一遍,却描写画角,都推在雯青身上。”
[拼音] huà jiāng mò shǒu
[释义] 比喻树立门户或固守门户之见。
[出处] 清 王夫之《姜斋诗话》卷二:“唐初比偶……继以李杜代兴,杯酒论文,雅称同调,而李不袭杜,杜不谋李,未尝党同伐异,画疆墨守。”
[拼音] kè huà wú yán,táng tū xī shī
[释义] 刻画:描绘;无盐:战国时齐国的丑女;唐突:冒犯;西施:春秋时越国美女。比喻拿丑的和美的比较,冒犯与贬低了美的
[出处] 《晋书·周顗传》:“庚亮尝谓顗曰:‘诸人咸以君方乐广。’顗曰:‘何乃刻画无盐,唐突西施也。’”
[拼音] kǒu jiǎng shǒu huà
[释义] 一面讲一面用手势帮助表达意思。形容详细地解说
[出处] 宋·黄庭坚《题跋》:“好学者从之请问,口讲手画,终席或至千字。”
[拼音] huà lóng kè hú
[释义] 比喻好高鹜远,终无成就。同“画虎刻鹄”。
[出处] 清 唐孙华《送吴振西北游》诗:“东箭南金谁国士,画龙刻鹄半虚名。”
[拼音] huà shuǐ lòu bīng
[释义] 在水上作画,在冰上雕刻。比喻劳而无功。
[出处] 汉 桓谭《新论》:“画水镂冰,与时消释。”
[拼音] huà dì zuò yù
[释义] 比喻只许在指定的范围内活动。同“画地为牢”。
[出处] 汉 刘向《说苑 贵德》:“俗语云:‘画地作狱,议不可入;刻木为吏,期不对。’此皆疾吏之风,悲痛之辞也。”《汉书 路温舒传》引作“画地为狱”。
[拼音] huà dì kè mù
[释义] 比喻进监狱,受审讯。
[出处] 《梁书 王僧儒传》:“盖画地刻木,昔人所恶,丛棘既累,于何可闻,所以握手恋恋,离别珍重。”
[拼音] huà cè shè móu
[释义] 画:谋划,筹划;设:筹划。筹划办法,图谋计策
[出处] 清·夏敬渠《野叟曝言》第26回:“凤姨见有功效,一发贴心贴意,替他画策设谋。”
[拼音] huà jiāng zì shǒu
[释义] 疆:境界,边界。按照已确定下来的区域驻守。比喻树立门户或固守门户之见
[出处] 孙中山《和平统一之通电》:“在统一未成之前,四派各画疆自守……先守和平之约,以企统一之成。”
[拼音] miáo méi huà yǎn
[释义] 描:绘画。形容妇女喜欢打扮化妆
[出处] 明·兰陵笑笑生《金瓶梅》第一回:“从九岁卖在王招宣府里,习学弹唱,就会描眉画眼,傅粉施朱。”
[拼音] huà fú niàn zhòu
[释义] 道士画符箓、念咒语。比喻写字、念书今人难以索解。
[出处] 瞿秋白《乱弹 哑巴文学》两千多年中国绅士的画符念咒,保持象形文字,垄断着知识,这是‘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的绝妙工具。”
[拼音] huà yī zhī fǎ
[释义] 指全体遵行、无一例外的法令政策。
[出处] 《后汉书 王充王符等传论》:“太叔致猛政之褒,国子流遗爱之娣,宣孟改冬日之和,平阳循画一之法。”
[拼音] duì jǐng guà huà
[释义] 比喻本身的举动恰恰和客观情形相应。
[出处] 清 李汝珍《镜花缘》第92回:“黄昏二字,虽是对景挂画,就只可惜是个俗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