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 yòng qí suǒ cháng
[释义] 使用人的专长。
[出处] 宋·胡仔《苕溪渔隐丛话·六一居士》:“凡人材性不一,各有长短,用其所长,事无不举;强其所短,政必不逮。”
[拼音] duì zhèng yòng yào
[释义] 症:病症。针对病症用药。比喻针对具体问题,采取有效的措施
[出处] 宋·阳枋《编类钱氏小儿方证说》:“凡小儿关节脉理百髋九窍五脏六腑,粲然在目,故能察病论症,对症用药,如指诸掌。”
[拼音] dà jì xiǎo yòng
[释义] 用于大事的计策,结果只用在小事情上。表示计策没有充分发挥作用。
[出处] 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九十七回:“孔明连夜驱兵,真出祁山前下寨,收住军兵,重赏姜维。维曰:‘某恨不得杀曹真也!’孔明亦曰:‘可惜大计小用矣。’”
[拼音] yòng qián rú shuǐ
[释义] 花钱像流水一样。形容用钱没有节制
[出处] 宋·梅尧臣《观拽龙舟怀裴宋韩李》诗:“用钱如水赠舞儿,却入上苑看斗鸡。”
[拼音] xīn bù liǎng yòng
[释义] 谓一个人的心思一时只能专注于一事。
[出处] 北齐·刘昼《新论·专学》:“使左手画方,右手画圆,令一时具成,虽执规矩之心,回剟劂之手,而不能者,由心不两用,则手不并运也。”
[拼音] hěn bì zì yòng
[释义] 愎:倔强;自用:主观臆断。凶狠顽固,独断专行
[出处] 《明史·陆粲传》:“璁狠愎自用,执拗多私。”
[拼音] jìn yòng chǔ cái
[释义] 指一国聘用别国的人材
[出处] 清 严复《按语》:“国之官事,晋用楚材,古今有之,而未闻监榷之政付之他国之吏者也。”
[拼音] shǎo chī jiǎn yòng
[释义] 省吃俭用。
[出处] 清·蒲松龄《翻魇殃》第九回:“你路上少吃俭用,可以到了家,你就快忙走。”
[拼音] yù yòng wén rén
[释义] 御用:帝王所用。为帝王所豢养只知道歌功颂德的无聊文人。比喻投靠有势力的集团或有势力的人物而为之吹嘘的文人
[出处] 李国文《冬天里的春天》第四章:“原来请他去编撰县志的,偏又不肯歌功颂德,当一名乖乖的御用文人,得罪了有头有脸的人家。”
[拼音] yùn yòng zì rú
[释义] 自如:活动不受阻碍。形容运用得非常熟练、自然。
[出处] 清 梁启超《开明专政论》第五章:“列国并立时代,幅员稍狭,故得厉行专政,而运用自如。”
[拼音] chǔ cái jìn yòng
[释义] 比喻用才不当。
[出处] 邹韬奋《不能两全》引吴晓晨信:“既是天赋他聪敏的资质,要削足就履般来受这特殊环境的支配,楚才晋用,那是不可能的。”
[拼音] xué fēi suǒ yòng
[释义] 所学的不是所应用的,所应用的不是所学的。比喻学习与实践相脱节。
[出处] 《后汉书·张衡传》:“必也学非所用,术有所仰,故临川将济,而舟楫不存焉。”
[拼音] qì xiá qǔ yòng
[释义] 指不计较缺点、过失而录用人才。
[出处] 汉 陈琳《为袁绍讨檄豫州》:“于是提剑挥鼓,发命东夏,收罗英雄,弃暇取用。”
[拼音] yòng wǔ zhī dì
[释义] 形容地形险要;利于作战的地方。比喻可以施展自己才能的地方或机会。
[出处] 《晋书 姚襄载记》:“洛阳虽小,山河四塞,亦是用武之地。”
[拼音] wǎng yòng xīn jī
[释义] 同“枉费心机”。
[出处] 元·无名氏《隔江斗智》第二折:“你使着这般科段,敢可也枉用心机。”
[拼音] gāng lì zì yòng
[释义] 见“刚愎自用”。
[出处] 《史记·秦始皇本纪》:“始皇为人,天性刚戾自用,起诸侯,并天下,意得欲从,以为自古莫及己。”
[拼音] wú suǒ yòng zhī
[释义] 没有地方可以用上它。
[出处] 春秋·鲁·左丘明《左传·哀公十一年》:“得志于齐,犹获石田也。无所用之。”
[拼音] jìn xián yòng néng
[释义] 同“进贤任能”。
[出处] 《东观汉记·明帝纪》:“进贤用能,各得其所。”
[拼音] cái dà nán yòng
[释义] 原意是能力强难用于小事。后形容怀才不遇。
[出处] 战国 宋 庄周《庄子 逍遥游》:“吾有大树,人谓之樗。其大本拥肿而不中绳墨,其小枝卷曲而不中规矩,立之涂,匠者不顾。今子之言,大而无用,众所同去也。”
[拼音] liàng cái lù yòng
[释义] 见“量才录用”。
[出处] 太平天国·洪仁玕《诛妖檄文》:“尔等果能悔悟来归,定然量材录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