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 gān yán měi yǔ
[释义] 甜美动听的话。
[出处] 明·凌濛初《初刻拍案惊奇》卷十一:“你们可密访著船家周四,用甘言美语哄他到此,不可说出实情。”
[拼音] gān wéi róng shǒu
[释义] 甘:情愿,乐意;戎首:发动战争的祸首。甘愿作战争的主谋。指发动战争的人
[出处] 西汉·戴圣《礼记·檀弓》:“毋为戎首,不亦善乎。”
[拼音] gān zhī ruò sù
[释义] 若素:就像往常一样。虽然遭受不平,但甘愿承受,就像平素一样。
[出处] 清 吴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八十九回:“少奶奶却从来没过半句怨言,甘之若素。”
[拼音] gān zhī rú jì
[释义] 荠:甜菜。荼菜虽苦,但是和内心的痛苦相比,觉得就像荠菜一样甜美。后指事如乐意为之,虽苦亦甜。同“甘心如荠”。
[出处] 《晋书 刘沈传》:“投袂之日,期之必死。葅醢之戮,甘之如荠。”
[拼音] gān kǔ yǔ gòng
[释义] 甘苦:欢乐和痛苦;与共:共同在一起。共同享受欢乐与幸福,共同承担痛苦与磨难。
[出处] 西汉·刘向《战国策·燕策一》:“燕王吊死问生,与百姓同其甘苦。”
[拼音] gān cuì féi nóng
[释义] 甘脆:美味;醲:指酒性浓烈。味美的食物。泛指美好的酒食
[出处] 汉·枚乘《七发》:“甘脆肥醲,命曰腐肠之药。”
[拼音] gān quán bì jié
[释义] 甘泉:甜水的泉。竭:尽。甘甜的泉一定会干涸的。比喻有才干的人受累多而往往早衰。亦作“甘井先竭”。
[出处] 《逸周书·周祝解》:“肥豕必烹,甘泉必竭,直木必伐。”
[拼音] lùn gān jì xīn
[释义] 说到甘甜的就忌讳辛辣的。比喻有所好而偏执。
[出处] 南朝梁·江淹《杂体》诗序:“至于世之诸贤,各滞所迷,莫不论甘而忌辛,好丹而非素。”
[拼音] gān yǔ suí chē
[释义] 旧时称讼地方官的政治措施的话。
[出处] 《太平御览》第十卷引三国吴谢承《后汉书》:“诉曰:‘人等是公百姓,独不迂降。’回赴,雨随车而下。”
[拼音] fēn gān jué shǎo
[释义] 绝:拒绝,引伸为不享受;甘:好吃的。好吃的东西让给人家,不多的东西与人共享。形容自己刻苦,待人优厚。
[出处] 汉·司马迁《报任少卿书》:“愚以为李陵素与士大夫绝甘分少,能得人之死力,虽古名将不过也。”《孝经援神契》:“母之于子也,鞠养殷勤,推燥央湿,绝少分甘。”
[拼音] róu fēng gān yǔ
[释义] 柔:温和。和煦的春风和及时的春雨。泛指和风细雨
[出处] 春秋·齐·管仲《管子·四时》:“然则柔风甘雨乃至,百姓百寿,百虫乃蕃。”
[拼音] gān pín shǒu jié
[释义] 甘:情愿,乐意。甘受贫困,守住志节
[出处] 明·无名氏《东篱赏菊》第一折:“今日夫为彭泽令,甘贫守节乐恰恰。”
[拼音] gān pín kǔ jié
[释义] 甘:情愿,乐意;节:节操。甘心忍受贫穷,刻苦保持忠贞的节操
[出处] 唐·韩愈《举张正甫自代状》:“甘贫苦节,不愧神明。”
[拼音] gān pín shǒu zhì
[释义] 甘:情愿,乐意。甘受贫困,守住志节
[出处] 元·无名氏《举案齐眉》第四折:“奉圣人的命,因为你梁鸿甘贫守志,孟光举案齐眉,着小官亲赍此封丹诏,与他加官赐赏。”
[拼音] zì gān bào qì
[释义] 指自甘堕落,不求进取。同“自暴自弃”。
[出处] 章炳麟《演说录》:“近来有一种欧化主义的人,总说中国人比西洋人所差甚远,所以自甘暴弃,说中国必定灭亡,黄种必定剿绝。”
[拼音] yàn kǔ tūn gān
[释义] 犹咽苦吐甘。偏指吃苦。
[出处] 元关汉卿《蝴蝶梦》第三折:“想着我咽苦吞甘,十月怀耽,乳哺三年。”
[拼音] gān táng zhī huì
[释义] 甘棠:木名,即棠梨。指对官吏的爱戴。同“甘棠之爱”。
[出处] 汉 杨雄《甘泉赋》:“函甘棠之惠,挟东征之意。”
[拼音] gān yán hòu lǐ
[释义] 甜美的言辞,厚重的礼品。亦作“甘言厚币”。
[出处] 晋·陈寿《三国志·魏志·公孙度传》:“悉斩送弥晏等首”裴松之注引《魏略》:“臣前遣校尉宿舒、郎中令孙综,甘言厚礼,以诱吴贼。”
[拼音] gān pín shǒu fēn
[释义] 甘贫:甘愿贫困。守分:保守本分,不思非分之想,不作非分之事。甘受贫困,遵守本分。
[出处] 明·无名氏《吴起敌秦》:“止不过闭户读书,甘贫守分,中心无愧。”
[拼音] gān táng yí ài
[释义] 甘棠:木名,即棠梨;遗:留;爱:恩惠恩泽。旧时颂扬离去的地方官。
[出处] 唐 刘禹锡《答衢州徐使君》诗:“闻道天台有遗爱,人将琪树比甘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