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 wán bì guī zhào
[释义] 让完好无损的璧回归赵国。比喻把物品完好地归还原主。完:完整无损;璧:宝玉;赵:赵国。
[出处] 西汉 司马迁《史记 廉颇蔺相如列传》记载:“蔺相如带宝玉去秦国换取城池,见秦王有诈,便凭着大智大勇,终于使宝玉完好回归赵国。”
[拼音] bái bì wēi xiá
[释义] 璧:中间有孔的扁圆形玉器;瑕:玉上的斑点。洁白的玉上的小斑点。比喻美好的人或事物的不足之处;美中不足。
[出处] 南朝 梁 萧统《序》:“白璧微瑕,惟在《闲情》一赋。”
[拼音] huái bì qí zuì
[释义] 怀:怀藏。身藏璧玉,因此获罪。原指财能致祸。后也比喻有才能而遭受忌妒和迫害。
[出处] 左丘明《左传 桓公十年》:“匹夫无罪,怀璧其罪。”
[拼音] hé bì suí zhū
[释义] 比喻极珍贵的东西。
[出处] 先秦 韩非《韩非子 解老》:“和氏之璧,不饰以五采;隋侯之珠,不饰以银黄;其质至美,物不足以饰之。”
[拼音] zhū lián bì hé
[释义] 珍珠联成串;美玉合成双。比喻美好的事物。人才聚合在一起。璧:中间有孔的扁圆玉器。
[出处] 东汉 班固《汉书 律历志上》:“日月如合璧,五星如连珠。”
[拼音] bái bì wú xiá
[释义] 璧:古代玉器;扁圆形;中间有孔;瑕:玉表面的斑痕。洁白的玉器上没有一点斑痕。比喻人或事物十全十美;毫无缺点。
[出处] 宋 释道原《景德传灯录》第13卷:“问:‘不曾博览空王教略,借玄机试道看。’师曰:‘白璧无暇,卞和刖足。’”
[拼音] zhōng xī hé bì
[释义] 璧:古代玉器。指兼有中国和外国优点的事物。
[出处] 清 李宝嘉《官场现形记》:“咱们今天是中西合璧……这边底下是主位;密司忒萨坐在右首,他同来这刘先生坐在左首。”
[拼音] lián chéng zhī bì
[释义] 连城:连成一片的许多座城。后用来形容某种东西非常珍贵。璧:玉。非常珍贵的、非常值钱的美玉。也指价值极高的宝物或比喻珍贵的东西。
[出处] 西汉 司马迁《史记 廉颇蔺相如列传》:“赵惠文王时,得楚和氏璧,秦昭王闻之,使人遣赵王书,愿以十五城请易璧。”
[拼音] bì hé zhū lián
[释义] 璧:玉器;璧合:指两个半璧成一个;连:连接。日月如合璧,五星如连珠,古人认为是一种显示祥瑞的天象。也比喻众美毕集,相得益彰
[出处] 唐 杨炯《公卿以下冕服义》:“然则皇王受命,天地兴符,仰观则璧合珠连,俯察则银黄玉紫。”
[拼音] zhōng wài hé bì
[释义] 中西合璧。
[出处] 清·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三十一回:“这长苗子是我们中国原有的,如今搀在这德国操内,中又不中,外又不外,倒成了一个中外合璧。”
[拼音] pǐ fū wú zuì,huái bì qí zuì
[释义] 百姓本没有罪,因身藏璧玉而获罪。原指财宝能致祸。后亦比喻有才能、有理想而受害。
[出处] 春秋·鲁·左丘明《左传·桓公十年》:“匹夫无罪,怀璧其罪。”
[拼音] rì yuè hé bì
[释义] 指地球进入太阳与月球之间或月球进入地球与太阳之间所发生的现象。“日月合璧”在朔发生日食,在望发生月食。
[出处] 东汉·班固《汉书·律历志上》:“日月如合壁,五星如连珠。”
[拼音] zhū lián bì hé
[释义] ①指日月、五星同时出现于天的一方。语本《汉书·律历志上》:“日月如合璧,五星如连珠。”颜师古注引孟康曰:“谓太初上元甲子夜半朔旦冬至时,七曜皆会聚斗、牵牛分度,夜尽如合璧连珠也。”②泛指日月五星普照天下。
[出处] 语本《汉书·律历志上》:“日月如合璧,五星如连珠。”颜师古注引孟康曰:“谓太初上元甲子夜半朔旦冬至时,七曜皆会聚斗、牵牛分度,夜尽如合璧连珠也。”
[拼音] miàn fù xián bì
[释义] 两手反绑而面向前,口含碧玉以示不生。古人用以表示投降请罪。
[出处] 春秋·鲁·左丘明《左传·僖公六年》:“许男面缚衔璧,大夫衰绖,士舆榇。”
[拼音] zhū bì jiāo huī
[释义] 喻美好事物交相辉映。
[出处] 蔡寅《游上野博览会》诗:“珠璧交辉近日边,上清高会敞琼筵。”
[拼音] jīn bì huī huáng
[释义] 形容建筑物等非常华丽灿烂。
[出处] 明 吴承恩《西游记》第四回:“芙蓉冠,金璧辉煌。玉簪珠履,紫绶金章。”
[拼音] pǐ fū huái bì
[释义] 见“匹夫无罪,怀璧其罪”。
[出处] 明·冯梦龙《喻世明言》第18卷:“少资利薄多资累,匹夫怀璧将为罪。”
[拼音] qīng yíng diǎn bì
[释义] 见“青蝇点素”。
[出处] 明·张居正《答司成姜凤阿书》:“昔在词林,宿承休问,中见青蝇点璧,每切不平。”
[拼音] huán zhū fǎn bì
[释义] 宝物失而复得。
[出处] 清 石玉昆《三侠五义》第十八回:“若非耿耿包卿一腔忠赤,焉得有还珠返璧之期。”
[拼音] chǐ bì cùn yīn
[释义] 阴:光阴;寸阴:指极断的时间。日影移动一寸的价值比直径一尺的璧玉还要珍贵。指时间可贵
[出处] 西汉·刘安《淮南子·原道训》:“故圣人不贵尺之璧,而重寸之阴,时间得而易失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