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 lǎo bàng shēng zhū
[释义] 原比喻年老有贤子。后指老年得子。
[出处] 《北齐书·陆印传》:“吾以卿老蚌遂出明珠。”
[拼音] bèi què zhū gōng
[释义] 用珍珠宝贝做的宫殿。形容房屋华丽。
[出处] 宋 黄庭坚《宫亭湖》诗:“贝阙珠宫开水府,雨栋风帘岂来处。”
[拼音] cuì ráo zhū wéi
[释义] 翠:翡翠;绕:围绕;珠:珍珠;围:包围。形容富家女子的华丽装饰,也比喻随从侍女很多
[出处] 元 曾瑞《哨遍 麈腰》套曲:“金妆锦砌,翠绕珠围,卧铺绣褥酿春光。”
[拼音] pōu fù cáng zhū
[释义] 破开肚子藏入珍珠。比喻自秘或惜物过甚
[出处] 宋 司马光《资治通鉴 唐太宗贞观元年》:“吾闻西域贾胡得美珠,剖身以藏之,有诸?”
[拼音] míng zhū tóu àn
[释义] 见“明珠暗投”。
[出处] 明·程登吉《幼学琼林》第三卷:“明珠投暗大屈才能;入室操戈自相鱼肉。”
[拼音] zhū chén yù suì
[释义] 比喻美女的死亡。
[出处] 清 文康《儿女英雄传》第18回:“便要提起那把刀来,就想往项下一横,拼这副月貌花容,作一团珠沉玉碎。”
[拼音] bàng bìng chéng zhū
[释义] 比喻因不得志而写出好文章来。
[出处] 西汉 刘安《淮南子 说林训》:“明月之珠,蚌之病而我之利。”
[拼音] yù suì zhū chén
[释义] 比喻美女的死亡。
[出处] 《再生缘》第29回:“若非奎璧生谋意,怎么得,玉碎珠沉一旦间。”
[拼音] bàng bìng shēng zhū
[释义] 比喻因不得志而写出好文章来。同“蚌病成珠”。
[出处] 高燮《题蔡哲夫所绘沈孝则〈冰雪庐图〉即步哲夫韵》:“嗟哉蚌病乃生珠,诗渐可读消雄图。”
[拼音] zhū huán hé pǔ
[释义] 合浦:汉代郡名,在今广西合浦县东北。比喻东西失而复得或人去而复回。
[出处] 宋 吴曾《能改斋漫录 辨误一》:“殊不知珠还合浦,乃后汉孟尝,不可以孟尝君迁就也。”
[拼音] yī zì yī zhū
[释义] 形容歌声婉转圆润。也比喻文章优美,辞藻华丽。
[出处] 唐 薛能《赠歌者》诗:“一字新声一颗珠,转喉疑是击珊瑚。”
[拼音] tàn xuán zhū
[释义] 探:摸取;玄珠:黑珍珠。比喻不懂装懂,一知半解
[出处] 《叔苴子·外编》:“昔人闻赤水中有玄珠也,相与沐而探之。”
[拼音] míng zhū yè tóu
[释义] 投:抛掷,丢弃。比喻有才能的人得不到重用和赏识,或好人误入歧途。也比喻珍贵的东西落入不识货人的手里
[出处] 梁启超《译印政治小说序》:“《六经》虽美,不通其义,不识其字,则如明珠夜投,按剑而怒也。”
[拼音] yǎn nèi wú zhū
[释义] 比喻不识货或看不出好坏。
[出处] 明·冯梦龙《警世通言》第32卷:“妾椟中有玉,恨郎眼内无珠。”
[拼音] yǐ zhū tán què
[释义] 用珍珠弹麻雀。比喻轻重颠倒,得不偿失。
[出处] 先秦 庄周《庄子 让王》:“今且有人于此,以随侯之珠弹千仞之雀,世必笑之。”
[拼音] lǎo bàng zhū tāi
[释义] 指老妇人得子
[出处] 清 姚鼐《香亭得雄于其去岁所失小郎有再生之征一诗为贺兼以识异》:“金环乘穴真堪信,老蚌珠胎倍可欣。”
[拼音] líng shé zhī zhū
[释义] 即隋珠。原比喻无价之宝。后也比喻非凡的才能。
[出处] 《淮南子·说览冥训》:“譬如惰侯之珠,和氏之璧,得之者富,失之者贫。”
[拼音] lián zhū pào
[释义] 连续的火炮。比喻说话很快
[出处] 明·施耐庵《水浒传》第54回:“高廉引了人马,急去追赶,忽听得山坡后连珠炮响,心中疑惑,便收转人马回来。”
[拼音] kǒu tǔ zhū jī
[释义] 珠、玑:都是珠宝,圆的叫珠,不圆的叫玑。形容说话有文采。
[出处] 元 无名氏《醉写赤壁赋》第一折:“因俺夫人闻知苏轼胸怀锦绣,口吐珠玑,有贯世之才。”
[拼音] hé pǔ hái zhū
[释义] 见“合浦珠还”。
[出处] 明·沈鲸《双珠记·母子分珠》:“今分一颗与你带去,我自留一颗,以寓合浦还珠之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