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 qióng duī yù qì
[释义] 好象白玉堆砌而成。比喻白玉般的事物聚集一处。
[出处] 清·褚人获《隋唐演义》第47回:“时炀帝与萧后才转过后殿,早望见高台上琼堆玉砌,一片洁白,异香阵阵,扑面飘来。”
[拼音] tán fēi yù xiè
[释义] 谈话时美好的言辞像玉的碎末纷纷洒落一样。形容言谈美妙,滔滔不绝。
[出处] 宋·欧阳澈《显道辞中以诗示教因和韵复之》诗:“谈霏玉屑惊人听,歌和阳春满坐谣。”
[拼音] duàn xiāng líng yù
[释义] 比喻女子的尸骸。
[出处] 清·洪昇《长生殿·尸解》:“这是我断香零玉沉埋处,好结果一场厮耨,空落得薄命留。”
[拼音] guì yù zhī dì
[释义] 指京师。
[出处] 宋·戴埴《鼠璞·桂玉》:“马存字长游,谓子游京师,薪如束桂,米如裹玉,世以桂玉之地为京师。”
[拼音] jīn huī yù jié
[释义] 形容文辞斑斓简洁。
[出处] 清·刘大櫆《宋运夫时文序》:“其法律森然,金辉玉洁,以自成为一家之言。”
[拼音] jīn zhāng yù jù
[释义] 指华丽的诗文。
[出处] 宋·杨万里《过白沙渡得长句呈澹庵先生》:“先生半酣染霜免,金章玉句诗空万古。”
[拼音] kūn yù qiū shuāng
[释义] 比喻坚贞劲烈的品质
[出处] 南朝 宋 范晔《后汉书 孔融传论》:“懔懔焉,皓皓焉,其与琨玉秋霜比质可也。”
[拼音] lòu yù cái bīng
[释义] 比喻构思新颖精美。
[出处] 宋·辛弃疾《西江月·和晋臣敷文赋秋水瀑泉》:“镂玉裁冰著句,高山流水知音。”
[拼音] mí shān mì yù
[释义] 喻深入推究,求得事物真谛。
[出处] 明·吕坤《答孙冢宰立亭论格物第二书》:“如披沙拣金,劚山觅玉,不格到十分真处,怎知到十分至处?”
[拼音] míng kē qiāng yù
[释义] 玉珂鸣响,佩玉铿锵。比喻显贵。
[出处] 宋·王辟之《渑水燕谈录·先兆》:“寻尚主,拜驸马都尉,鸣珂锵玉,出入禁挞,良田甲第,珍宝奇玩,豪华富贵,冠于一时。”
[拼音] míng yù rú ní
[释义] 形容刀刃极其锋利。
[出处] 南朝·梁·陶弘景《古今刀剑录》:“董卓少时耕野,得一刀,无文字,四面隐起作山云文,劚玉如泥。”
[拼音] míng yù yè lǚ
[释义] 佩玉饰曳丝履。谓获高官厚禄。
[出处] 《新唐书·马周传》:“今超授高爵,与外廷朝会,驺竖倡子,鸣玉曳履,臣窃耻之。”
[拼音] míng yù yè zǔ
[释义] 佩玉饰曳印组。谓任高官。
[出处] 《新唐书·李纲传》:“今新造天下,开太平之基,功臣赏未及遍,高才犹伏草茅,而先令舞胡鸣玉曳组,位五品,趋丹地,殆非创业垂统,贻子孙之道也。”
[拼音] piàn jiān piàn yù
[释义] 笺:精美的纸张。一片纸如同一片美玉。形容诗文秀美华丽
[出处] 宋·计有功《唐诗纪事》:“李峤善文,作《少室记》,富赡华美,人谓片笺片玉。”
[拼音] pò yù chuí zhū
[释义] 碎美玉毁明珠。比喻能人死去
[出处] 明·袁宏道《哭临漳令王子声》:“破玉锤珠可惜人,天何言哉无知也。”
[拼音] qiāo bīng jiá yù
[释义] 比喻乐声清润动听。
[出处] 宋·杨无咎《垂丝钓·邓端友席上赠吕倩倩》:“听敲冰戛玉,恨云怨雨,声声总在愁处。”
[拼音] zhū pán yù duì
[释义] 珠盘:用珍珠装饰的盘子;玉敦:玉制的盛器。特指古代天子、诸侯歃血为盟时所用的礼器。
[出处] 《周礼 天官 玉府》:“若合诸侯,则共珠盘玉敦。”
[拼音] zhū líng yù luò
[释义] 比喻珍物残破毁坏。
[出处] 元·同恕《萱堂记》:“为铭为诗,赞能颂美,烂然卷轴……逮今盖七十年,珠零玉落,无复存者。”
[拼音] zhū guī yù jǔ
[释义] 比喻人的言行纯正合乎规矩。
[出处] 清·龚自珍《瑶台第一层》词附某侍卫《王孙传》:“某王孙者,家城中,珠规玉矩,不苟言笑。”
[拼音] xiāng hóu yù kǒu
[释义] 形容美女的喉和口
[出处] 清·洪昇《长生殿·偷曲》:“向绮窗深处,秘本翻誊,香喉玉口,亲将绝调教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