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拼音] diāo gǒu xiāng shǔ - [释义] 指真伪或优劣混杂在一起。 - [出处] 唐·崔倬《叙石幢事》:“倬自幼学慕习鲁公书法……惜奇高踪堙没,遂命攻治其伤残,补续其次,虽真赝悬越,貂狗相属,且复瞻仰鲁公遗文,昭示于后矣。”  
- [拼音] dòu jī yǎng gǒu - [释义] 同“斗鸡走狗”。 - [出处] 《金瓶梅词话》第九八回:“他兄弟在家开赌场,斗鸡养狗,人不敢惹他。”  
- [拼音] gǒu tóu shǔ nǎo - [释义] 喻奴才相。 - [出处] 《黑籍冤魂》第六回:“要说这林则徐,却不像那些狗头鼠脑的官员,要算我们中国的杰出人物。”  
- [拼音] gǒu xù hòu guàn - [释义] 犹狗续金貂。 - [出处] 清·感惺《断头台·党争》:“琶歌宫布,为后不若为娼;狗续侯冠,畏首还当畏尾。”  
- [拼音] gǒu xù jīn diāo - [释义] 比喻滥封的官吏。 - [出处] 清·筱波山人《爱国魂·勤王》:“嗟满座狗续金貂,则索要清海宇谁把狼烟扫?”  
- [拼音] gǒu mǎ zhī xīn - [释义] 像犬马一样对主人忠心 - [出处] 东汉·班固《汉书·汲黯传》:“臣常有狗马之心。”  
- [拼音] ní zhū jiè gǒu - [释义] 比喻卑贱或粗鄙的人。 - [出处] 元·马致远《任凤子》第二折:“再谁想泥猪疥狗生涯苦。”  
- [拼音] ní zhū lài gǒu - [释义] 见“泥猪疥狗”。 - [出处] 清·曹雪芹《红楼梦》第七回:“天下竟有这等人物!如今看来,我竟成了泥猪癞狗。”  
- [拼音] ní zhū wǎ gǒu - [释义] 见“泥猪疥狗”。 - [出处] 清·文康《儿女英雄传》第五回:“见个败类,纵然势焰薰天,她看着也同泥猪瓦狗。”  
- [拼音] tōu māo dào gǒu - [释义] 指偷窃。也指不正当的男女关系 - [出处] 清·文康《儿女英雄传》第11回:“既作绿林大盗,便与那偷猫盗狗的不同,也断不肯悄悄儿的下来。”  
- [拼音] gǒu diān pì gǔ - [释义] 狗摇尾乞怜。用以形容极尽逢迎、献媚的丑态。 - [出处] 《红楼梦》第六一回:“春燕说荤的不好,另叫你炒个面筯儿,少搁油才好,你忙着就说自己发昏,赶着洗手炒了,狗颠屁股儿似的,亲自捧了去。”  
- [拼音] gōng gǒu gōng rén - [释义] 比喻立功的战将和指挥 - [出处] 西汉·司马迁《史记·萧相国世家》:“今诸君徒能走兽也,功狗也;至如萧何发踪指示,功人也。”  
- [拼音] gǒu zhì zhī xíng - [释义] 狗彘:猪狗。形容无耻之人的行为如猪狗一样 - [出处] 明·郭勋《英烈传》第20回:“你受吴王大恩,不思图报,敌兵一至,便要投降,乃是狗彘之行!”  
- [拼音] láng xīn gǒu xíng - [释义] 心肠似狼,行为如狗。比喻贪婪凶狠,卑鄙无耻。 - [出处] 元 杨暹《西游记》第四本第13出:“见一人光纱帽,黑布衫,鹰头雀脑将身探,狼心狗行潜踪阚,鹅行鸭步怀愚滥。”  
- [拼音] niú huáng gǒu bǎo - [释义] 牛黄,牛胆囊中的结石;狗宝,狗脏器中的凝结物。两者都是内脏病变的产物,因以喻坏透了的心肠。 - [出处] 清·曹雪芹《红楼梦》第六十五回:“若大家好取和便罢,倘若有一点叫人过不去,我有本事先把你两个的牛黄狗宝掏了出来,再和那泼妇拼了这命,也不算是尤三姑奶奶!”  
- [拼音] tú gǒu mài jiāng - [释义] 屠:宰杀;浆:酒。以卖酒杀狗为业。指从事低贱职业的阶层 - [出处] 宋·陆游《野炊》:“觅交屠狗卖浆中。”  
- [拼音] dǎ rén mà gǒu - [释义] 对人滥打乱骂,摆尽威风。 - [出处] 清·曹雪芹《红楼梦》第69回:“秋桐见贾琏请医调治,打人骂狗,为二姐十分尽心,他心中早浸了一缸醋在内了。”  
- [拼音] zhuō jī mà gǒu - [释义] 犹指桑骂槐。 - [出处] 明·冯梦龙《醒世恒言》第九卷:“次日,张氏晓得了,反怪媳妇做格,不去勾搭儿子干事,把一团美意,看做不良之心,捉鸡骂狗,言三语四,影射的发作了一场。”  
- [拼音] hú míng gǒu dào - [释义] 旧时对造反者的贬称。 - [出处] 《旧唐书·郑畋传》:“畋谬领藩垣,荣兼将相,每枕戈而待旦,常泣血以忘餐,誓与义士忠臣,共剪狐鸣狗盗。”  
- [拼音] ní chē wǎ gǒu - [释义] 小泥车,小瓦狗。比喻无用或无价值的物品 - [出处] 汉·王符《潜夫论》:“或作泥车瓦狗诸戏弄之具,以巧诈小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