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 rén miàn gǒu xīn
[释义] ①《晋书·苻朗载记》:“朗曰:‘吏部为谁,非人面而狗心,狗面而人心兄弟者乎?’王忱丑而才慧,国宝美貌而才劣于弟,故朗云然。”后因以“人面狗心”比喻容貌美好而才学低下的人。②犹言人面兽心。
[出处] 《晋书·苻朗载记》:“朗曰:‘吏部为谁,非人面而狗心,狗面而人心兄弟者乎?’王忱丑而才慧,国宝美貌而才劣于弟,故朗云然。”
[拼音] luò shuǐ gǒu
[释义] 掉在水里的狗,比喻失势的坏人
[出处] 鲁迅《坟·论“费厄泼赖”应该缓行》:“中国最多的却是枉道;不打落水狗,反被狗咬了。”
[拼音] jī míng gǒu fèi
[释义] 鸡啼狗叫彼此都听得到。比喻聚居在一处的人口稠密。
[出处] 先秦 孟轲《孟子 公孙丑上》:“鸡鸣狗吠相闻,而达乎四境,而齐有其民矣。。”
[拼音] lǘ míng gǒu fèi
[释义] 见“驴鸣犬吠”。
[出处] 唐·张鷟《朝野佥载》第六卷:“唯有韩陵山一片石堪共语,薛道衡、卢思道少解把笔,自余驴鸣犬吠,聒耳而已。”
[拼音] fēi yīng zǒu gǒu
[释义] 放出鹰狗去追捕野兽。指打猎游荡的生活。
[出处] 南朝 宋 范晔《后汉书 袁术传》:“少以侠气闻,数与诸公子飞鹰走狗,后颇折节。”
[拼音] gǒu chī shǐ
[释义] 身体向前仆倒在地
[出处] 清·褚人获《隋唐演义》第33回:“待要走时,早已被叔宝一脚飞起,一个狗吃屎,跌倒在门边。”
[拼音] gǒu pí gāo yào
[释义] 中医用狗皮膏药消肿止痛。比喻骗人的货色
[出处] 刘复《自序》:“再往下说,那就是信口开河,不如到庙会上卖狗皮膏药去!”
[拼音] gǒu zhì bù shí
[释义] 连狗猪都不吃他的肉。形容其人的品行极端恶劣
[出处] 东汉 班固《汉书 元后传》:“受人孤寄,乘便利时,夺取其国,不复顾恩义。人如此者,狗猪不食其余。”
[拼音] gǒu gǒu yíng yíng
[释义] 比喻为了名利不择手段,象苍蝇一样飞来飞去,象狗一样不知羞耻。
[出处] 宋 文天祥《御试策一道》:“牛维马絷,狗苟蝇营,患得患失,无所不至者,无怪也。”
[拼音] gǒu fèi zhī jǐng
[释义] 比喻轻微的惊动或扰乱。
[出处] 东汉 班固《汉书 严助传》:“今方内无狗吠之警,而使陛下甲卒死亡,暴露中原。”
[拼音] gǒu fèi fēi zhǔ
[释义] 比喻臣子各忠于自己的君主。
[出处] 西汉 刘向《战国策 齐策六》:“跖之狗吠尧,非贵跖而践尧也,狗固吠非其主也。”
[拼音] gǒu zhì bù ruò
[释义] 连猪狗都不如。比喻品行十分恶劣。彘:猪。
[出处] 荀况《荀子 荣辱》:“人也,下忘其身,内忘其亲,上忘其君,则是人也,而曾狗彘之不若也。”
[拼音] gǒu dǎng hú péng
[释义] 见“狐朋狗党”。
[出处] 元·乔吉《金钱记》第一折:“我是个诗坛酒社文章士,不比那狗党狐朋恶少年。”
[拼音] gǒu dǎng hú qún
[释义] 见“狐群狗党”。
[出处] 明·元心子《金雀记·投崖》:“差杀你狗党狐群,我怎肯丧志污红粉。”
[拼音] gǒu dào shǔ qiè
[释义] 像鼠狗那样的盗贼。比喻成不了气候的反叛者。
[出处] 汉·荀悦《汉纪·惠帝纪》:“今明主在于上,法令具于下,安得有反贼乎?此真狗盗鼠窃耳!”
[拼音] mài gǒu xuán yáng
[释义] 犹言挂羊头卖狗肉。意谓名不副实。
[出处] 明·苏子文《桂枝香》:“卖狗悬羊,驴粪毯儿外面光,瞒不慌。”
[拼音] gǒu mǎ shēng sè
[释义] 良犬、骏马、音乐、女色。借指穷奢极侈的享乐。
[出处] 宋·张孝祥《宣州新建御书阁记》:“谓虽极天下之贵,而退朝燕息,从容娱乐者,独在于是,狗马声色技巧之奉,不皇及也。”
[拼音] gǒu tōu shǔ qiè
[释义] 同“狗盗鼠窃”。
[出处] 明·刘基《郁离子·千里马》:“君之门下,无非狗偷鼠窃、无赖之人也。”
[拼音] gǒu zhì bù rú
[释义] 见“狗彘不若”。
[出处] 清·吴璿《飞龙全传》第四十八回:“君有难,臣当不顾其身而救之,岂言退耶!直狗彘不如也!”
[拼音] gǒu měng jiǔ suān
[释义] 比喻环境险恶,使人不敢靠近或指当政者任用小人,阻塞了纳贤之路
[出处] 汉·韩婴《韩诗外传》第七卷:“人有市酒而甚美者,置表甚长,然至酒酸而不售。问里人其故?里人曰:‘公之狗甚猛,而人有持器而欲往者,狗辄迎而吠之,是以酒酸不售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