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 zhāng dēng jié cǎi
[释义] 挂上灯笼;系上彩绸。形容喜庆的景象。
[出处] 明 罗贯中《三国演义》第69回:“告谕城内居民,尽张灯结彩,庆赏佳节。”
[拼音] dēng hóng jiǔ lǜ
[释义] 灯光与酒色;红绿相映。形容娇奢淫逸的生活;也形容娱乐场所的繁华景象。也作“酒绿灯红”。
[出处] 徐迟《牡丹》五:“灯红酒绿、珠光宝气的社会,只能使她感到窒息。”
[拼音] dēng huǒ huī huáng
[释义] 灯火灿烂;形容一片热闹非凡的景象。
[出处] 明 冯梦龙《喻世明言》:“理宗皇帝游苑,登凤凰山,至夜望见西湖内灯火辉煌,一片光明。”
[拼音] hēi dēng xiā huǒ
[释义] 形容黑暗没有灯光。
[出处] 端木蕻良《科尔沁旗草原》:“呵,你这个时候,走什么,黑灯瞎火的。”
[拼音] wàn jiā dēng huǒ
[释义] 千家万户的灯光。形容城镇灯光四处闪烁的夜景。
[出处] 唐 白居易《江楼夕望招客》:“灯火万家城四畔,星河一道水中央。”
[拼音] chuí dēng bá là
[释义] 比喻垮台;散伙。
[出处] 杨朔《春子姑娘》:“鬼子也不长了,眼看就要吹灯拔蜡了。”
[拼音] jiǔ lǜ dēng hóng
[释义] 形容奢侈糜烂的生活。
[出处] 清 李斗《扬州画舫录 小秦淮录》:“酒绿灯红绀碧花,江乡此会最高华。”
[拼音] dé é pū huǒ
[释义] 比喻自己找死。
[出处] 明 施耐庵《水浒传》第27回:“这贼配军却不是作死,倒来戏弄老娘!正是灯蛾扑火,惹焰烧身。”
[拼音] dēng huǒ wàn jiā
[释义] 家家都点上灯。指天黑上灯的时候。亦形容城镇夜晚的景象。
[出处] 唐 白居易《江楼夕望招客》:“灯火万家城四畔,星河一道水中央。”
[拼音] àn shì féng dēng
[释义] 比喻在危难或困惑中,忽然遇人援救或指点引导。
[出处] 清 夏敬渠《野叟曝言》第十回:“天幸遇著相公,如暗室逢灯,绝渡逢舟,从此读书作文,俱可望有门径矣!”
[拼音] yóu gàn dēng jìn
[释义] 见“油干灯草尽”。
[出处] 《荡寇志》第四四回:“孔厚道:‘嫂嫂揣理,小生并非不出力,只我不是神仙,那有灵芝仙药,所用不过树皮草根,油干灯尽,大命已终,如何救得。’”
[拼音] lǜ jiǔ hóng dēng
[释义] 形容奢侈豪华的享乐生活
[出处] 清 梁章钜《归田琐记 北东园日记诗》:“天伦乐事萃华堂,绿酒红灯夜未央。”
[拼音] rén shēng rú fēng dēng
[释义] 人的生命短暂而微弱,像风前的灯随时都可能熄灭
[出处] 《辽史·耶律和尚传》:“‘顾人生如风灯石火,不饮将何为。’晚年沉湎尤甚,人称为‘酒仙’云。”
[拼音] xiā dēng hēi huǒ
[释义] 灯不亮,火灭了。形容十分漆黑
[出处] 《人民日报》1976.1.17:“村剧团就要开始演出了,散戏时瞎灯黑火不好走,那路还得加宽!”
[拼音] guà dēng jié cǎi
[释义] 悬挂红灯,系结彩绸。表示喜庆。
[出处] 《荡寇志》第一一六回:“到了那日,鼓乐喧天,挂灯结彩,说不尽那绵绣荣华,一段富贵。”
[拼音] zǒu mǎ dēng
[释义] 比喻来往穿梭不停的事物
[出处] 明·施耐庵《水浒传》第113回:“试看旋转烽烟里,真似元宵走马灯。”
[拼音] shuǐ jīng dēng lóng
[释义] 比喻遇事能明察是非的人。
[出处] 宋 范镇《东斋记事补遗》:“刘随待制为成都通判,严明通达,人谓之水晶灯笼。”
[拼音] huáng juàn qīng dēng
[释义] 黄卷:古代书籍用黄低缮写,因指书籍;青灯:油灯发青色的灯光,指油灯。灯光映照着书籍。形容深夜苦读,或修行学佛的孤寂生活。
[出处] 宋·陆游《剑南诗篇·客愁》:“苍颜白发人衰境,黄卷青灯空心。”
[拼音] hóng dēng lǜ jiǔ
[释义] 指欢乐的生活。形容奢侈糜烂的生活
[出处] 清·黄遵宪《邻妇叹》诗:“遥闻长官高堂上,红灯绿酒欢未足。”
[拼音] wū dēng hēi huǒ
[释义] 指晚上没灯没火,形容很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