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 lǎng yuè qīng fēng
[释义] 明朗的月色,清新的和风。
[出处] 唐·王勃《秋日游莲池序》:“琳琅触目,朗月清风。”
[拼音] qīng jūn cè
[释义] 指清除君主身旁的亲信、坏人。
[出处] 《公羊传 定公十三年》:“此逐君侧之恶人。”唐 李商隐《有感》诗:“古有清君侧,今非乏老成。”《新唐书 仇士良传》:“如奸臣难制,誓以死清君侧。”
[拼音] sù bì yī qīng
[释义] 多年的弊病一下就肃清了。
[出处] 《清史稿·林则徐传》:“吴中洊饥,奏免逋赋,前在籓司任,议定赈务章程,行之有效,至是仍其法,宿弊一清。”
[拼音] hé qīng sān rì
[释义] 《易纬干凿度》卷下:“天之将降嘉瑞应,河水清三日。”后因以“河清三日”为升平祥瑞的预兆。
[出处] 《易纬乾凿度》卷下:“天之将降嘉瑞应,河水清三日。”明·张居正《承天大志纪赞·龙飞纪》:“吾圣主始生,此河清者三日。黄河清,圣人出,今果然矣。”
[拼音] mù rú qīng fēng
[释义] 指和美如清风化养万物
[出处] 《诗经 大雅 烝民》:“吉甫作诵,穆如清风。”
[拼音] qīng yīn yōu yùn
[释义] 比喻文章造诣极深。
[出处] 宋·王安石《祭欧阳文忠公文》:“其清音幽韵,凄如飘风急雨之骤至。”
[拼音] qīng gōng chú dào
[释义] 清、除:洒水扫除;宫:古代房屋的通称。打扫房屋和道路。指准备迎接贵宾到来。
[出处] 《战国策·秦策一》:“将说楚王,路过洛阳,父母闻之,清宫除道,张乐设饮,郊迎三十里。”
[拼音] qīng jìng jì miè
[释义] 指道教的清净无为与佛家的涅盘寂灭之说。
[出处] 唐·韩愈《原道》:“今其法曰:必弃而君臣,去而父子,禁而相生养之道,以求其所谓清净寂灭者。”
[拼音] qīng wēi dàn yuǎn
[释义] 清雅微妙,淡泊深远。
[出处] 清·曹雪芹《红楼梦》第82回:“小时跟着你们雨村先生念书,也曾看过。内中也有近情尽理的,也有清微淡远的。”
[拼音] shén qīng gǔ xiù
[释义] 形容人长得神态清朗,气质秀美。
[出处] 明·陆采《明珠记·买药》:“我见你神清骨秀飘萧,你是神仙,休得假推掉。”
[拼音] chú fèng qīng shēng
[释义] 雏凤:比喻优秀子弟;清声:清越的鸣声。比喻后代子孙更有才华。
[出处] 唐 李商隐《寄韩冬郎兼长之员外》:“桐花万里丹山路,雏凤清于老凤声。
[拼音] guān qīng fǎ zhēng
[释义] 清·清廉;正:公正。为官清廉,执法公正
[出处] 元·李行道《灰阑记》第二折:“我这衙门里问事,真个官清法正,件件依条律的。”
[拼音] hé qīng hǎi jié
[释义] 黄河水清,大海干涸。比喻难得遇到的事情。
[出处] 《西京杂记》卷四引汉·枚乘《柳赋》:“小臣莫效于鸿毛,穿街鲜而嗽醪。虽复河清海竭,终无增景于边撩。”
[拼音] hé qīng rén shòu
[释义] 古时传说黄河水千年一清,因以“河清人寿”极言人之长寿。
[出处] 清·顾贞观《金缕曲·寄吴汉槎宁古塔以词代书》词之二:“但愿得、河清人寿。归日急翻行戍稿,把空名、料理传身后。”
[拼音] hé qīng yún qìng
[释义] 黄河水清,云呈五彩。古人以为太平祥瑞的象征。
[出处] 明·张居正《承天大志纪赞·龙飞纪》:“河清云庆,祥光烛天。”
[拼音] zhèng qīng rén hé
[释义] 政治清明,人心归向,上下团结。
[出处] 《晋书·诸葛恢传》:“会稽内史诸葛恢莅官三年,政清人和,为诸郡首。”
[拼音] qīng ěr yuè xīn
[释义] 耳为之清宁,心为之欢喜。形容乐曲美妙动人。
[出处] 宋·张耒《鸣蛙赋》:“春露初霭,朝华始敷,文羽清喙,飞鸣自如,若奏琴筝而和笙竽,清耳悦心,听者为娱。”
[拼音] qīng xū dòng fǔ
[释义] 指月宫。
[出处] 清·洪昇《长生殿·骂贼》:“除却了清虚洞府,只有那沉香亭院。”
[拼音] zuǐ qīng shé bái
[释义] 谓话说得明确清楚。
[出处] 茅盾《子夜》八:“连这毛丫头也来放肆了……想烫坏我么?料想她也不敢,还不是有人在背后指使么?你给我一句嘴清舌白的回话。”
[拼音] qū yǔ yī qīng
[释义] 区宇:天下。国家统一,天下太平
[出处] 《元史·伯颜传》:“始干戈之爰及,迄文轨之会同,区宇一清,普天均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