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 liú nián sì shuǐ
[释义] 流年:光阴。形容时间一去不复返。
[出处] 明·汤显祖《牡丹亭》第十出:“则为你如花美眷,似水流年。”
[拼音] liú shuǐ yóu lóng
[释义] 语本《后汉书·皇后纪上·明德马皇后》:“前过濯龙门上,见外家问起居者,车如流水,马如游龙,仓头衣绿褠,领袖正白,顾视御者,不及远矣。”后因以“流水游龙”比喻川流不息的车马。
[出处] 语出《后汉书·皇后纪上·明德马皇后》:“前过濯龙门上,见外家问起居者,车如流水,马如游龙,仓头衣绿褠,领袖正白,顾视御者,不及远矣。”
[拼音] qīng shǐ liú fāng
[释义] 指在历史上留下好名声。
[出处] 元 沈僖《一枝花 题张思恭望云思亲卷》套曲:“看古来孝诸贤俊,到如今青史流芳世不湮。”
[拼音] liú xīng chè diàn
[释义] 见“流星飞电”。
[出处] 明·施耐庵《水浒传》第70回:“手起处真似流星掣电,石子来吓得鬼哭神惊。”
[拼音] táo huā liú shuǐ
[释义] 形容春日美景。也比喻男女爱情。
[出处] 唐 李白《山中问答》诗:“桃花流水窅然去,别有天地非人间。”
[拼音] xuān huà chéng liú
[释义] 宣布恩德,承受风教。指官员奉君命教化百姓。
[出处] 语出《汉书 董仲舒传》:“今之郡守、县令,民之师帅,所使承流而宣化也;故师帅不贤,则主德不宣,恩泽不流。”
[拼音] liú yí shī suǒ
[释义] 犹言流离失所。
[出处] 《清史稿·世祖纪》:“自后有流移失所甘心投诚者,有司礼送京师,加恩畜养。”
[拼音] liú xuè piāo chǔ
[释义] 杵:捶衣棒。血流成河,可以漂浮盾牌。形容死伤惨重
[出处] 宋·陆游《禹庙赋》:“流血漂杵,方自此始。”
[拼音] liú xuè chéng qú
[释义] 渠:水渠。形容被杀的人极多
[出处] 明·冯梦龙《东周列国志》第95回:“四国兵将无不贾勇争奋,杀得齐兵尸横原野,流血成渠。”
[拼音] liú fēng yí yùn
[释义] 流风:遗风。前代流传下来的风俗韵事
[出处] 郭沫若《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屈原正是在吴起、商鞅等实行变法的流风遗韵中长大的。”
[拼音] liú dàng wàng fǎn
[释义] 流荡:流浪;反:同“返”,回家。指长期在外面飘泊而不知返回
[出处] 宋·王禹偁《答张知白书》:“后人流荡忘反,盖其得也,荐宗庙,插管弦。”
[拼音] liè shí liú yún
[释义] 流:往来无定或转运不停。裂开山石,震动云霄。形容声音高昂响亮
[出处] 明·兰陵笑笑生《金瓶梅》第43回:“唱出一句来,端的有落尘绕梁之声,裂石流云之响。”
[拼音] tóng yuán yì liú
[释义] 谓起始、发端相同而趋向、终结不同。
[出处] 明·何景明《寄粹夫》诗之一:“君就河内栖,予从关西役;同源异流止,抚事乘心迹。”
[拼音] pōu jué rú liú
[释义] 剖决:分析、解决;如流:如同流水一般。形容分析、解决问题明快、敏捷。
[出处] 《隋书·裴政传》:“簿案盈几,剖决如流。”
[拼音] fēng liú zuì fàn
[释义] 指轻微的过失
[出处] 元·杨显之《酷寒亭》第三折:“把孩儿风流罪犯寻些个,吊着脚腕又不敢将脚尖那。”
[拼音] fēng liú shuǐ xìng
[释义] 性情风流浮荡,如水一样随势而流。比喻妇女爱情不专一
[出处] 清·褚人获《隋唐演义》第80回:“这贵妃又是个风流水性,他也不必以貌取人,只是爱少年,喜壮士。”
[拼音] fēng liú shì guò
[释义] 指细小的过错
[出处] 明·冯梦龙《醒世恒言》第29卷:“自此怀恨董县丞,寻两件风流事过,参与上司,罢官而去。”
[拼音] fēng liú jiā shì
[释义] 风流:指男女相互爱悦之事;佳事:美事。指男女情爱的美事
[出处] 清·曹雪芹《红楼梦》第32回:“今忽见宝玉也有麒麟,便恐借此生隙,同湘云也做出那些风流佳事来,因而悄悄地走来,见机行事,以察二人之意。”
[拼音] tán tǔ rú liú
[释义] 形容说话滔滔不绝
[出处] 明·凌濛初《二刻拍案惊奇》第11卷:“是日焦大郎安排晚饭与满生同吃,满生一席之间,谈吐如流,更加酒兴豪迈,痛饮不醉,大郎一发投机,以为相见之晚。”
[拼音] jiǔ liú bīn kè
[释义] 先秦到汉初有法、名、墨、儒、道、阴阳、纵横、杂、农九种学术流派。指上中下各品的人才和各种人物。
[出处] 《梁书 萧子显传》:“见九流宾客,不与交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