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 yóu qiāng huá diào
[释义] 腔、调:说话的声音、语气。形容说话轻浮油滑;不诚恳。
[出处] 清 王士祯《师友诗传录 卷一 郎廷槐问》:“若不多读书,多贯穿,而遽言性情,则开后学油腔滑调,信口成章之恶习矣。”
[拼音] yóu zhuǐ huá shé
[释义] 形容人说话油滑轻浮;耍嘴皮子。
[出处] 清 西周生《醒世姻缘传》第六回:“谁想晁大舍且不敢便叫珍哥竟到任内,要漫漫的油嘴滑舌骗得爹娘允了,方好进去。”
[拼音] yóu tóu huá nǎo
[释义] 形容人轻浮油滑;不诚实。
[出处] 鲁迅《书信集 550 致王志之》:“歌德派拉君之事,我未注意,此君盖法国礼拜六派,油头滑脑,其到中国来,大概确是搜集小说材料。”
[拼音] huǒ shàng jiāo yóu
[释义] 往火上倒油。比喻使人更加愤怒;或助长事态的发展。也作“火上加油”。
[出处] 元 无名氏《冻苏秦》第二折:“你只该劝你那丈夫便好,你倒走将来火上浇油。”
[拼音] yóu tóu fěn miàn
[释义] 形容人打扮得俏丽妖艳。
[出处] 元 贾仲名《对玉梳》第二折:“俺这粉面油头,便是非灾横祸;画阁兰堂,便是地网天罗。”
[拼音] tiān yóu jiā cù
[释义] 比喻叙述事情或转述别人的话,为了夸大,添上原来没有的内容。
[出处] 屈兴栋《血战剑门关》:“我们这些当通信兵的,常在首长身边转,把听来的一些话,添油加醋相互传说着。”
[拼音] mì lǐ tiáo yóu
[释义] 比喻非常亲密和好。
[出处] 清 曹雪芹《红楼梦》第97回:“宝玉一日家和我们姑娘好的蜜里调油,这时候总不见面了,也不知是真病假病。”
[拼音] yóu rán ér shēng
[释义] 油然:自然地;不由地;生:发生;产生。多指某种感情自然而然地产生。
[出处] 西汉 戴圣《礼记 祭义》:“则易直子谅之心油然生矣。”
[拼音] huǒ shàng jiā yóu
[释义] 在一旁助威增加他人的愤怒或助长事态的发展
[出处] 清·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五回:“三荷包也不睬他,把他气得越发火上加油了。”
[拼音] chái mǐ yóu yán
[释义] 泛指必需的生活用品
[出处] 元 兰楚芳《粉蝶儿 思情》套曲:“若要咱称了心,则除是要到家,学知些柴米油盐价,恁时节闷减愁消受用杀。”
[拼音] lǎo yóu tiáo
[释义] 比喻处世经验丰富而油滑的人,或者是老毛病总是改不掉的人
[出处] 柯岗《逐鹿中原》第八章:“饲养员老陈摆起一副老油条的架子。”
[拼音] lǎo yóu zǐ
[释义] 指老于算计的人
[出处] 高阳《胡雪岩全传·平步青云》上册:“看他也不象习于行旅,相当难缠的‘老油子’,因而答应容留。”
[拼音] jiā yóu jiā cù
[释义] 为夸张或渲染的需要,在叙事或说话时增添原来没有的内容
[出处] 赵树理《写作前后》:“有创作才能的人,也把现实中的特殊人物、特殊事件加以表扬或抨击,加油加醋说给人听。”
[拼音] jiā yóu tiān jiàng
[释义] 见“加油添醋”。
[出处] 清·坑余生《续济公传》第九十七回:“太后方要开言,又是泪珠直滚,觉得心中一股又酸又苦的闷气,把个喉咙抵住,要想说一个字,都说不出来。刚好周选待加油添酱的,便说皇上怎样不孝,怎样把懿旨吊销。”
[拼音] yóu jiān huǒ liáo
[释义] 形容痛苦或焦灼。
[出处] 郭澄清《大刀记》第十章:“他觉着,像有个什么东西,在胸口上剧烈地涌动,闹得血管里的血,也加快了流速。继而,心里又油煎火燎,阵阵剧疼。”
[拼音] huǒ shàng tiān yóu
[释义] 见“火上浇油”。
[出处] 清·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二十三回:“贾臬台见他顶嘴,如火上添油,那气格外来的大。”
[拼音] yóu yán jiàng cù
[释义] ①泛指烹调佐料。比喻另外添加的原来没有的内容。②指琐碎庸俗。
[出处] 清·吴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三十二回:“景翼便把阿良那节事写信给鸿甫,信里面总是加了些油盐酱醋。”
[拼音] fěn miàn yóu tóu
[释义] 脸上扑粉,头上抹油。形容女子的化妆。
[出处] 元·钟嗣成《骂玉郎过感恩采茶歌·四景》:“皓齿明眸,粉面油头,点花牌,行酒令。”
[拼音] chūn yǔ rú yóu
[释义] 春雨贵如油。形容春雨可贵。
[出处] 宋 释道原《景德传灯录》:“春雨一滴滑如油。”
[拼音] yóu guāng shuǐ huá
[释义] ①形容光滑润泽。②形容人的圆滑、狡诈。
[出处] 《儿女英雄传》第七回:“原来这顶柜子里面,中腰不安抽屉,下面也没榻板;那后面的背板一扇到底抹的油光水滑,像是常有人出入的样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