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 yǐ shuǐ jiù shuǐ
[释义] 引水来救水灾,水势越盛。比喻不仅不加以制止,相反更助长其势。
[出处] 《庄子 人世间》:“是以火救火,以水救水,名之曰'益多'。”
[拼音] hǎi shuǐ qún fēi
[释义] 比喻国家不安宁。
[出处] 汉·扬雄《太玄经·剧》:“海水群飞,终不可语也。”
[拼音] mǎ shuǐ chē lóng
[释义] 犹言车水马龙。
[出处] 清·黄瘦竹《题词》:“即今马水车龙地,曾是青撛白骨场。”
[拼音] shuǐ mǎn zé yì
[释义] 溢:水满外流。水满了就会流出来。比喻事物发展到极端就向相反方面变化
[出处] 清·曹雪芹《红楼梦》第13回:“你如何连两句俗话也不晓得?常言道:‘月满则亏,水满则溢。’”
[拼音] shuǐ huǒ wú qíng
[释义] 指水灾和火灾凶猛可怕。
[出处] 元 杨梓《豫让吞炭》第二折:“俺城中把金鼓鸣,正是外合里应,教智伯才知水火无情。”
[拼音] tuō rén luò shuǐ
[释义] 犹言拖人下水。
[出处] 《西湖二集·寄梅花鬼闹西阁》:“杨谦因建之妻子有吃醋拈酸之病,恐明日惹柳氏嗔怪,说他拖人落水,因此不敢兜揽。”
[拼音] nì shuǐ xíng zhōu,bù jìn zé tuì
[释义] 逆:倒,反。比喻学习或做事一定要克服困难,努力向前
[出处] 《怀念刘少奇同志·片断回忆寄深情》:“他常对工作人员说,学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
[拼音] bái shān hēi shuǐ
[释义] 长白山和黑龙江。泛指我国东北地区。
[出处] 《金史 世纪序》:“生女直地有混同江、长白山,混同江亦号黑龙江,所谓‘白山黑水’是也。”
[拼音] cān fēng sù shuǐ
[释义] 形容旅途的辛苦。
[出处] 明 冯梦龙《挂枝儿 送别》:“纵经营千倍利,不如家里安闲。餐风宿水,容颜易变。”
[拼音] chǐ shān cùn shuǐ
[释义] 每一小块山水。
[出处] 清·张问陶《青神舟中饮酒排闷》诗:“丹稜彭君古豪杰,对予常笑峨嵋劣;曾向华严顶上来,尺山寸水皆能说。”
[拼音] shān zhòng shuǐ fù
[释义] 谓山峦重迭,水流盘曲。
[出处] 宋·陆游《游山西村》诗:“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拼音] fù zhī liú shuǐ
[释义] 付:交给;之:它。扔在流水里冲走。比喻希望落空,成果丧失,前功尽弃
[出处] 清·曹雪芹《红楼梦》第30回:“别人总未解得他四个人的言语,因此付之流水。”
[拼音] fù shuǐ bù shōu
[释义] 覆:翻、倾倒。泼在地上的水难以收回。比喻事情已成定局,无法挽回
[出处] 南朝·宋·范晔《后汉书·何进传》:“国家之事,亦何容易,覆水不可收。”
[拼音] shuāng tóng jiǎn shuǐ
[释义] 瞳:瞳孔,指眼睛。形容眼睛清澈明亮。
[出处] 唐·李贺《唐儿歌》:“一双瞳人剪秋水。”
[拼音] shān shuǐ xiāng lián
[释义] 指边界连接在一起。
[拼音] liú tāng dī shuǐ
[释义] 比喻罗罗嗦嗦,不干脆,不痛快
[拼音] liú shuǐ xíng yún
[释义] ①流动的水和飘浮的云彩。②比喻旋踵即逝的东西。③比喻自然流畅,不拘泥。
[出处] 宋·洪咨夔《朝中措·寿章君举》:“流水行云才思,光风霁月精神。”
[拼音] lù shuǐ yīn yuán
[释义] 指短暂或临时结合的情缘
[出处] 高阳《胡雪岩全传·烟消云散》:“因为看到马逢时目不转睛地看着孙干娘,决心成全他们这一段露水姻缘。”
[拼音] xiù shuǐ míng shān
[释义] 山光明媚,水色秀丽。形容风景优美。
[出处] 宋 黄庭坚《蓦山溪 赠衡阳陈湘》:“眉黛敛秋波,尽湖南,山明水秀。”
[拼音] míng shān shèng shuǐ
[释义] 见“名山胜川”。
[出处] 明·冯梦龙《醒世恒言》第14卷:“从来天子建都之处,人杰地灵,自然名山胜水,凑着赏心乐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