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 dà yǔ zhì shuǐ
[释义] 禹:三皇五帝时中原的领袖。大禹治理水患为百姓谋福
[出处] 明·冯梦龙《醒世恒言》第26卷:“昔日大禹治水,从岷山导出岷江。”
[拼音] dàn shuǐ jiāo qíng
[释义] 友情像水一样清澈。指不以势利为基础的朋友。
[出处] 《庄子 山木》:“且君子之交淡若水,小人之交甘若醴;君子淡以亲,小人甘以绝。
[拼音] shuǐ màn jīn shān
[释义] 神话故事。金山,在江苏省镇江市。《白雪遗音 马头调 雷峰塔》:“金山寺里法海一见许仙,面带妖色,不放下山。怒恼白蛇,忙唤青儿,带领着虾兵蟹将,这才水漫金山。”亦作“水满金山”。鲁迅《坟 论雷峰塔的倒掉》:“扞法海禅师呴便将他藏在金山寺的法座后,白蛇娘娘来
[出处] 《白雪遗音·马头调·雷峰塔》:“金山寺里法海一见许仙,面带妖色,不放下山。怒恼白蛇,忙唤青儿,带领着虾兵蟹将,这才水漫金山。”
[拼音] qí shān yì shuǐ
[释义] 异:新异。指奇异瑰丽的山水
[出处] 朱自清《山野掇拾》:“所记奇山异水,或令我惊心动魄,或让我游目骋怀。”
[拼音] hóng shuǐ héng liú
[释义] 横流:不循河道而流。洪水泛滥。比喻邪道横行。
[出处] 《孟子·滕文公上》:“当尧之时,天下犹未平,洪水横流,氾滥于天下。
[拼音] hùn shuǐ lāo yú
[释义] 见“混水摸鱼”。
[出处] 《中国歌谣资料·口吃中国饭》:“何应钦,骨头轻,混水捞鱼鬼门经,口吃中国饭,心向大‘皇军’。”
[拼音] hǎi shuǐ sāng tián
[释义] 犹沧海变桑田。比喻世事变迁很大。
[出处] 唐·韦应物《汉武帝杂歌》之一:“海水桑田几翻覆,中间此桃四五熟。”
[拼音] jiāo lóng xì shuǐ
[释义] 比喻刀枪棍棒等武器使得轻松自如,灵活多变。形容武艺精湛纯熟。
[出处] 明 吴承恩《西游记》第五十一回:“饿虎扑食最伤人,蛟龙戏水能凶恶。”
[拼音] shuǐ luò guī cáo
[释义] 汛期过后,水位下降,河水流入了河槽。
[出处] 清 曹雪芹《红楼梦》第96回:“今日听了这些话,心里方才水落归漕,倒也喜欢。”
[拼音] yú dà shuǐ xiǎo
[释义] 比喻生产不够消费。也比喻机构臃肿,行动不灵。
[出处] 毛泽东《的序言和跋》:“假若我们缩小自己的机构,使兵精政简,我们的战争机构虽然小了,仍然是有力量的;而因克服了鱼大水小的矛盾……”
[拼音] yǐn shuǐ rù qiáng
[释义] 比喻自招灾祸。
[出处] 清·文康《儿女英雄传》第四回:“这不是我自己引水入墙,开门揖盗么。”
[拼音] shuǐ huǒ zhī zhōng
[释义] 水火:比喻灾难。灾难困苦之中。
[出处] 《孟子·梁惠王下》:“今燕虐其民,王往而证之,民以为将拯己于水火之中也。”
[拼音] bēi shuǐ zhī xiè
[释义] 比喻微薄的酬谢
[出处] 清 吴敬梓《儒林外史》第51回:“次日,凤四老爹果然别了万中书,不曾受他杯水之谢,取路往杭州去了。”
[拼音] shuǐ mǎn jīn shān
[释义] 见“水漫金山”。
[出处] 鲁迅《坟·论雷峰塔的倒掉》:“便将他藏在金山寺的法座后,白蛇娘娘来寻夫,于是就水满金山。”
[拼音] bù bì shuǐ huǒ
[释义] 指不畏凶险。
[出处] 《水浒传》第五八回:“贤弟心中有何危厄不决之难,但请尽说不妨,便当不避水火,力为解救,与汝相助。”
[拼音] yǐ shuǐ jiù shuǐ
[释义] 引水来救水灾,水势越盛。比喻不仅不加以制止,相反更助长其势。
[出处] 《庄子 人世间》:“是以火救火,以水救水,名之曰'益多'。”
[拼音] shuǐ mǎn zé yì
[释义] 溢:水满外流。水满了就会流出来。比喻事物发展到极端就向相反方面变化
[出处] 清·曹雪芹《红楼梦》第13回:“你如何连两句俗话也不晓得?常言道:‘月满则亏,水满则溢。’”
[拼音] gǔn guā liú shuǐ
[释义] 形容说话极其熟练、流利。
[出处] 茅盾《霜叶红似二月花》五:“他得意地哈了一声就滚瓜流水地一口气说道:‘说是男女在那件事上也该平等。’”
[拼音] hǎi shuǐ qún fēi
[释义] 比喻国家不安宁。
[出处] 汉·扬雄《太玄经·剧》:“海水群飞,终不可语也。”
[拼音] mǎ shuǐ chē lóng
[释义] 犹言车水马龙。
[出处] 清·黄瘦竹《题词》:“即今马水车龙地,曾是青撛白骨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