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 huáng hé shuǐ qīng
[释义] 黄河之水常年混浊,如果变得清澈则被视为祥瑞的征兆。也比喻罕见的、难得的事情。
[出处] 三国·魏·李康《运命论》:“夫黄河清而圣人生。”
[拼音] huáng tāng dàn shuǐ
[释义] 同“黄汤辣水”。
[出处] 明·兰陵笑笑生《金瓶梅》第38回:“这两日只有口游气儿,黄汤淡水谁尝着来?”
[拼音] hé fù dé shuǐ
[释义] 比喻绝处逢生,有所凭借。同“涸鱼得水”。
[出处] 梁启超《意大利建国三杰传》第六节:“虽然,以当时久困地狱,渴望天日之意大利人,骤闻此语,殆如涸鲋得水,笼鸟脱樊,且距且跃,且汗且喘。”
[拼音] huà shuǐ lòu bīng
[释义] 在水上作画,在冰上雕刻。比喻劳而无功。
[出处] 汉 桓谭《新论》:“画水镂冰,与时消释。”
[拼音] jiè shuǐ tuī chuán
[释义] 亦作“借水行舟”。谓趁势行事。
[出处] 明·冯梦龙《警世通言》第30卷:“狱官借水推船,权把吴清收监,候病痊再审,二赵取保在外。”
[拼音] lín shuǐ lóu tái
[释义] 靠近水边的楼台。比喻由于地处近便而获得优先的机会
[出处] 宋·汤恢《祝英台近·中秋》词:“洞庭窄,临水楼台,清光最先得。”
[拼音] mǎ rú liú shuǐ
[释义] 形容人马熙攘。
[出处] 元·揭傒斯《居庸行》:“关门两向当天开,马如流水车如雷。”
[拼音] pú yuán shí shuǐ
[释义] 蒲元:人名。指实践经验十分丰富
[出处] 《太平御览》:“君以淬刀,言杂涪水,不可用。取水者捍言不杂。君以刀画水,言杂八升。”
[拼音] qiān shuǐ wàn shān
[释义] 见“千山万水”。
[出处] 清·洪昇《长生殿·尸解》:“我只道轻魂弱魄飞能去,又谁知千水万山途转修。”
[拼音] qiū shuǐ yíng yíng
[释义] 形容眼神饱含感情。同“秋波盈盈”。
[出处] 秦牧《艺海拾贝 神速的剪影》;“通过这二十几个字,一个雪肤花貎、十指纤纤、唇红齿白、云鬓蛾眉、秋水盈盈、嫣然含笑的古代美女的形象,就呈现在人们眼前了。”
[拼音] rú shǔ fù hè
[释义] 象水流向大水坑一样。形容许多人纷纷奔向同一个目的地。
[出处] 清·吴趼人《发财秘诀》第一回:“引得那无知之徒,都如水赴壑的往香港去了。”
[拼音] rú yú yǐn shuǐ,lěng nuǎn zì zhī
[释义] 泛指自己经历的事,自己知道甘苦。同“如人饮水,冷暖自知”。
[出处] 鲁迅《故事新编·序言》:“况且‘如鱼饮水,冷暖自知’,用庸俗的话来说,就是‘自家有病自家知’罢。”
[拼音] rú yǐn shuǐ zhě,lěng rè zì zhī
[释义] 指自己直接经历的事,自己最了解
[出处] 唐·善无畏《大日经疏》第12卷:“如饮水者,冷热自知。”
[拼音] rú rén yǐn shuǐ,lěng nuǎn zì zhī
[释义] 泛指自己经历的事,自己知道甘苦。
[出处] 宋 释道原《景德传灯录 袁州蒙山道明禅师》:“某甲虽在黄梅随众,实未省自己面目。今蒙指授入处,如人饮水,冷暖自知。今行者,即是某甲师也。”
[拼音] shuǐ dào yú xíng
[释义] 比喻条件具备,事情就可办成。
[出处] 清·俞樾《茶香室丛钞·张安道论科第》:“谚云:水到鱼行。既已官之,不患其不知政也。”
[拼音] shān bēng shuǐ jié
[释义] 见“山崩川竭”。
[出处] 汉·荀悦《汉纪·成帝纪》:“蜀郡本汉所兴,今所起之地山崩水竭,殆必亡矣。”
[拼音] zhān ní dài shuǐ
[释义] 比喻说话、写文章不简洁或办事不干脆。
[出处] 清·李渔《闲情偶寄·演习·授曲》:“一有字迹,则沾泥带水,有不如无矣。”
[拼音] wū shān luò shuǐ
[释义] 巫山:楚王与巫山神女梦中欢会。指巫山神女与洛水女神或男女欢会
[出处] 清·纪昀《滦阳续录·江南举子》:“自是夜半恒至,妖媚冶荡,百态横生,举子以为巫山洛水,不是过也。”
[拼音] fān shān yuè shuǐ
[释义] 山:山岭;水:大河。翻山越岭,趟水过河。形容路途奔波之苦
[拼音] mù běn shuǐ yuán
[释义] 树的根本,水的源头。比喻事物的根本或事情的原因。
[出处] 先秦 左丘明《左传 昭公九年》:“我在伯父,犹衣服之有冠冕,木水之有本原,民人之有谋主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