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 xiǔ shuǐ cān fēng
[释义] 形容旅途或野外生活的艰苦。
[出处] 明·许三阶《节侠记·再贬》:“想当初关山万重,赋闲君今朝堪讽,也强似那宿水餐风。”
[拼音] qīng chén zhuó shuǐ
[释义] 清尘:喻他人;浊水:喻自己。比喻相隔很远,会面没有希望。
[出处] 三国 魏 曹植《七哀诗》:“君若清路尘,妾若浊水泥,浮沉各异势,会合何时谐!”
[拼音] qíng tóng yú shuǐ
[释义] 情谊像鱼离不开水。形容彼此深情相依,不可分离
[出处] 宋·无名氏《异闻总录·房州理男》:“郎君幽婚,情同鱼水。岂不念父母追悼乎?”
[拼音] yǐ shuǐ jǐ shuǐ
[释义] 比喻雷同附和,对事情没有好处。
[出处] 先秦 左丘明《左传 昭公二十年》:“君所谓可,据亦曰可,君所谓否,据亦曰否。若以水济水,谁能食之?”
[拼音] tuō jiāng dài shuǐ
[释义] 在泥水中行走被泥水玷污。比喻说话做事不干脆利落
[出处] 清·李绿园《歧路灯》第58回:“若拖浆带水,就不是汉子了。”
[拼音] rú dǎo shuǐ huǒ
[释义] 比喻处境艰难。
[出处] 《元史·张德辉传》:“若宰民者,头会箕敛以毒天下,使祖宗之民如蹈水火,为害尤甚。”
[拼音] rú yú sì shuǐ
[释义] 比喻关系融洽、亲密。
[出处] 明·冯梦龙《警世通言》第二卷:“那田氏比先前二妻,更有姿色。肌肤若冰雪,绰约似神仙。庄生不是好色之徒,却也十分相敬,真个如鱼似水。”
[拼音] ruò shè yuān shuǐ
[释义] 比喻处境艰险。
[出处] 《书 大诰》:“予惟小子,若涉渊水,予惟往求腾攸济。”
[拼音] rǔ shuǐ jiāo róng
[释义] 融:融合。像水和乳汁融合在一起。比喻感情很融洽或结合十分紧密
[出处] 端木蕻良《曹雪芹》:“他对平郡王十分倍托,两人可说是乳水交融,合作无间。”
[拼音] rén wú mào xiàng,shuǐ wú dǒu liáng
[释义] 相:估量,评价。指不能以貌取人就像海水不能用斗来量一样
[出处] 《慈禧太后演义》第三回:“人无貌相,水无斗量,西子向业浣纱,飞燕曾充婢役,我虽一贫家女,将来或得幸遇,也未可知。”
[拼音] shuǐ luò guī cáo
[释义] 四溢的洪水流入了河槽。比喻一心惦记着的事有了着落。
[出处] 清·李宝嘉《中国现在记》第十回:“转眼就是腊月,水落归槽,河工也就合龙。”
[拼音] shuǐ huǒ bīng chóng
[释义] 指使古书遭受损毁的四种灾害:水灾、火灾、战乱和书蠹。也泛指各种天灾人祸。
[出处] 鲁迅《且介亭杂文·病后杂谈之余》:“今人标点古书而古书亡,因为他们乱点一通,佛头着粪:这是古书的水火兵虫以外的三大厄。”
[拼音] shān bēng shuǐ jié
[释义] 见“山崩川竭”。
[出处] 汉·荀悦《汉纪·成帝纪》:“蜀郡本汉所兴,今所起之地山崩水竭,殆必亡矣。”
[拼音] chē lóng mǎ shuǐ
[释义] 车像流水,马像游龙。形容车马往来不绝,繁华热闹的景象
[出处] 陆士谔《续孽海花》第33回:“超如笑着,向亭外一望,果然车龙马水。”
[拼音] fēng mén shuǐ kǒu
[释义] 指要冲。
[出处] 明 施耐庵《水浒传》第一百十一回:“如今听得朝廷起大军来,与方腊厮杀,我这里正是风门水口。有些人家都搬了别处去躲。只留下老身,在这里看屋。”
[拼音] fēng liú shuǐ xìng
[释义] 性情风流浮荡,如水一样随势而流。比喻妇女爱情不专一
[出处] 清·褚人获《隋唐演义》第80回:“这贵妃又是个风流水性,他也不必以貌取人,只是爱少年,喜壮士。”
[拼音] wū shān luò shuǐ
[释义] 巫山:楚王与巫山神女梦中欢会。指巫山神女与洛水女神或男女欢会
[出处] 清·纪昀《滦阳续录·江南举子》:“自是夜半恒至,妖媚冶荡,百态横生,举子以为巫山洛水,不是过也。”
[拼音] lín shuǐ lóu tái
[释义] 靠近水边的楼台。比喻由于地处近便而获得优先的机会
[出处] 宋·汤恢《祝英台近·中秋》词:“洞庭窄,临水楼台,清光最先得。”
[拼音] mǎ rú liú shuǐ
[释义] 形容人马熙攘。
[出处] 元·揭傒斯《居庸行》:“关门两向当天开,马如流水车如雷。”
[拼音] shuǐ dào yú xíng
[释义] 比喻条件具备,事情就可办成。
[出处] 清·俞樾《茶香室丛钞·张安道论科第》:“谚云:水到鱼行。既已官之,不患其不知政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