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 xiáng yún ruì qì
[释义] 旧时认为天上彩色的云气为吉祥的征兆,故称祥云瑞气。亦作“祥云瑞彩”。
[出处] 明·无名氏《紫微宫》第四折:“您看这祥云瑞气,晓日和风,端的是太平佳兆也呵。”
[拼音] qì shù yǐ shuāi
[释义] 气数:命运。形容人已生命垂危,即将死亡或没有生命力
[出处] 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六回:“汉东都洛阳,二百余年,气数已衰。”
[拼音] zú gāo qì yáng
[释义] 犹言趾高气扬。语本《战国策·齐策三》:“公孙戍趋而去。未出,至中闺,君召而返之,曰:‘子教文无受象床,甚善。今何举足之高,志之扬也?’”
[出处] 《战国策·齐策三》:“公孙戍趋而去。 未出,至中闺,君召而返之,曰:‘子教文无受象床,甚善。今何举足之高,志之扬也?’”
[拼音] róu shēng xià qì
[释义] 犹言低声下气。形容恭顺谦卑的样子。
[出处] 清·沈起凤《谐铎·鸡谈》:“愿天下处闺房者,持予雄辩,压彼雌风,毋柔声下气,养同木鸡也。”
[拼音] sháo guāng shū qì
[释义] 韶光:美好的时光;淑:美好。春天的美好景象
[出处] 唐·李世民《春日玄武门宴群臣》诗:“韶光开令序,淑气动芳年。”
[拼音] shén xián qì dìng
[释义] 神气悠闲安静。
[出处] 明·冯梦龙《智囊补·捷智·张佳胤》:“当命悬呼吸间,而神闲气定,款语揖让,从眉指目语外,另构空中硕画。”
[拼音] shén xián qì jìng
[释义] 见“神闲气定”。
[出处] 《负曝闲谈》第27回:“也有在车厢里抽出书来看的,也有扯过马褥子来盖着睡觉的,无不神闲气静。”
[拼音] chén xīn jìng qì
[释义] “沉”同“沉”。犹言心平气和。
[出处] 瞿秋白《文艺杂著·荒漠里》:“我走着不敢说疲乏,我忍着不敢说饥渴;且沉心静气的听,听荒漠里的天籁。”
[拼音] chéng shì shǐ qì
[释义] 仗势逞性子。
[出处] 《魏书·阉官传序》:“其间窃官爵,盗财贿,乘势使气为朝野之患者,何可胜举。”
[拼音] fēn xíng gòng qì
[释义] 见“分形同气”。
[出处] 《梁书·武陵王纪传》:“友于兄弟,分形共气。”
[拼音] fēn xíng lián qì
[释义] 见“分形同气”。
[出处] 北齐·颜之推《颜氏家训·兄弟》:“兄弟者,分形连气之人也。”
[拼音] fù cái rèn qì
[释义] 见“负才任气”。
[出处] 《南史·陈宜黄侯慧纪传》:“涉猎书史,负材任气。”
[拼音] fú qì tūn lù
[释义] 服气:导引之术,即气功。指修炼道术
[出处] 明·无名氏《洞玄升仙》第一折:“若论道姑休养,服气吞露,搬离运坎,施仁布义,必有成仙之日也。”
[拼音] fú qì cān xiá
[释义] 服气:导引之术,即气功;餐霞:指不食人间烟火。指修炼道术
[出处] 明·无名氏《女真观》第二折:“服气餐霞总是空,导引劳形枉费功。”
[拼音] fàng dàn rèn qì
[释义] 放诞:行为放肆,语言荒唐;任气:放纵意气。比喻言行放纵、任性,不守规矩
[出处] 《南齐书·檀超传》:“超少好文学,放诞任气。”
[拼音] xīn fú qì cū
[释义] 见“心粗气浮”。
[出处] 茅盾《第一阶段的故事》:“我们年青人,心浮气粗是有的,可是没有成见。”
[拼音] liǎn róng bǐng qì
[释义] 敛容:收起笑容,态度变得严肃。屏气:闭住气不敢出声。比喻有所畏惧而恭敬谨慎,不敢稍微放肆。
[出处] 《论语·乡党》:“鞠躬如也,屏气似不息者。”
[拼音] péi shēn xià qì
[释义] 谦躬屈节,低声下气。
[出处] 清·曹雪芹《红楼梦》第九回:“宝玉又是天生成惯能作小服低,赔身下气,情性体贴,话语绵缠。”
[拼音] tóng qì lián gēn
[释义] 同气:指有共同的血统关系。比喻兄弟之亲,骨肉相连
[出处] 苏雪林《玉溪诗迷·乙》:“喻她们为双桐,有同气连根的意思。”
[拼音] ruì cuò qì suǒ
[释义] 谓因受挫而气势丧尽。
[出处] 清·魏源《圣武记》第七卷:“任举败没,锐挫气索,晏起偷安,将士不得一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