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 jìng tiān ài mín
[释义] 敬奉天命,爱护百姓。
[出处] 明·无名氏《下西洋》第一折:“方今圣人在位,圣智神聪,敬天爱民,豁达大度。”
[拼音] rén mín chéng guō
[释义] 城郭:城墙。城郭还是旧有的,可人都不是原来的。感叹事态变迁,物是人非。
[出处] 晋·陶潜《搜神后记》卷一:“有鸟有鸟丁令威,去家千年今始归。城郭如故人民非,何不学仙冢垒垒。”
[拼音] wéi mín fù mǔ
[释义] 这:作为,充当;父母:即父母官。担任地方行政长官。
[出处] 《孟子 梁惠王上》:“为民父母行政,不免于率兽而食人,恶在其为民父母也?”
[拼音] ān guó fù mín
[释义] 使国家安定,使人民富裕。
[出处] 《汉书 汲黯传》:“公为正卿上不能褒先帝之功业,下不能化天下之邪心,安国富民,使囹圄空虚。
[拼音] cán mín hài lǐ
[释义] 残害百姓,违背天理。形容反动统治者所作所为的残忍不义。
[出处] 宋·辛弃疾《淳熙己亥论盗贼札子》:“州以趣办财赋为急,县有残民害物之罪,而吏不敢问。”
[拼音] guó mài mín mìng
[释义] 脉:命脉。国家和人民的命脉。比喻国家和人民赖以生存的根基
[出处] 毛泽东《向国民党的十点要求》:“当此国难深重之秋,若犹不思变计,则日汪肆扰于外,奸徒破坏于内,国脉民命,岌岌可危矣。”
[拼音] huà mín yì sú
[释义] 教化百姓,改变风俗。
[出处] 西汉·戴圣《礼记·学记》:“夫然后足以化民易俗,近者说而远者怀之。”
[拼音] mín chún sú hòu
[释义] 民风质朴敦厚。
[出处] 明·宋濂《敦睦堂记》:“海东之邑,闻有民淳俗厚如邹、鲁,必张氏之化也欤!”
[拼音] mín xīn bù yī
[释义] 人民的心意不一致。
[出处] 《左传 昭公七年》:“六物不同,民心不壹,事序不类,官职不则,同始异终,胡可常也?”
[拼音] mín bǎo yú xìn
[释义] 指执政的人有信还要有义,才能受到人民拥护。
[出处] 《左传·定公十四年》:“谚曰:‘民保于信。’吾以信义也。”
[拼音] tǐ guó ān mín
[释义] 体:划分;国:国家。治理国家,安定民众
[出处] 清·王夫之《读通鉴论·唐德宗》:“柳考当日户口虚盈之数,而晏体国安民之心,不可没矣。”
[拼音] wú fāng zhī mín
[释义] 古谓不知礼法的人。
[出处] 西汉·戴圣《礼记·经解》:“是故隆礼由礼,谓之有方之士;不隆礼,不由礼,谓之无方之民。”
[拼音] mín shēng zài qín
[释义] 人民的生计在于勤劳。
[出处] 《左传 宣公十二年》:“民生在勤,勤而不匮。”
[拼音] shì mín wén xué
[释义] 封建社会后期,适应城市居民需要而产生的一种文学。内容大多描写市民社会的生活和悲欢离合的故事,反映市民阶层的思想和愿望。宋元明话本是其代表作品。
[拼音] wù fù mín fēng
[释义] 物产丰富,人民安乐
[拼音] guān bèng mín fǎn
[释义] 见“官逼民反”。
[拼音] qu min yu guang
[释义] 攫取民众的财货,劳力越多.
[拼音] yu min an zhi
[释义] 无知的老百姓哪里会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