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 jiàn sǐ bù jiù
[释义] 见到别人面临死亡威胁而不去救援。
[出处] 元 关汉卿《救风尘》:“你做的个见死不救,可不羞杀桃园中杀白马,宰乌牛。”
[拼音] sǐ chán yìng mó
[释义] 指一味不休的纠缠某人或某事
[出处] 玛拉沁夫《茫茫的草原》第三卷:“要不然张彪怎么会死缠硬磨不肯放过她呢!”
[拼音] bàn sǐ bàn huó
[释义] 半死:接近死亡。不死不活,形容被折磨得很惨或死气沉沉,没有生气
[出处] 清·刘鹗《老残游记》:“听说停刊的头一日,即是昨日,站笼上还有几个半死半活的人,都收监了。”
[拼音] shēng sǐ yǔ gòng
[释义] 同生共死;相依为命。形容彼此情谊深重。
[出处] 《深情忆念周伯伯》:“几十年来,周总理与我父亲生死与共,休戚相关。”
[拼音] liàn shēng wù sǐ
[释义] 恋:爱慕不舍;恶:厌恶。贪恋生存,害怕死亡
[出处] 宋·张君房《云笈七签》第94卷:“若恋生恶死,拒违变化,则神识错乱,自失正业。”
[拼音] shēng sǐ zhī jiāo
[释义] 同生共死的交谊。
[出处] 元 郑德辉《绉梅香》:“晋公在枪刀险难之中,我父亲挺身赴战,救他一命,身中六枪,因此上与俺父亲结为生死之交。”
[拼音] bǎi sǐ yī shēng
[释义] 形容生命极其危险,处于死亡的边缘。
[出处] 《北齐书 杜弼传》:“诸勋人身触锋刃,百死一生,纵其贪鄙,所取处大,不可同之循常例也。”
[拼音] zhì sǐ bù yú
[释义] 至:到;渝:改变。到死都不改变。
[出处] 西汉 戴圣《礼记 中庸》:“国无道,至死不变,强哉矫!”
[拼音] bàn sǐ bàn shēng
[释义] ①未全死。②比喻无意义、无生气的苟且的生活。
[出处] 汉 枚乘《七发》:“龙门之桐,高百尺而无枝……其根半死半生。”
[拼音] zuì dāng wàn sǐ
[释义] 形容罪恶极大。
[出处] 《汉书 东方朔传》:“粪土愚臣,忘生触死,逆盛意,犯隆指,罪当万死。”
[拼音] yú sǐ wǎng pò
[释义] 不是鱼死;就是网破。指拼个你死我活。
[出处] 《杜鹃山》第五场:“他就是张网捕鱼,我也拼他个鱼死网破。”
[拼音] zhì sǐ bù qū
[释义] 至:到。到死也不屈服。形容英勇顽强,视死如归
[出处] 宋·周密《齐东野语·二张援襄》:“贵身被数十创,力不支,遂为生得,至死不屈。”
[拼音] shēng sǐ guān tóu
[释义] 非生即死的紧急关头
[出处] 明·高攀龙《讲义·仁远乎哉章》:“此一转念,是生死关头,千圣都从此做成。”
[拼音] tì sǐ guǐ
[释义] 指代人受难或承担罪责的人
[出处] 李英儒《野火春风斗古城》第九章:“他拉出李歪鼻就是要找个替死鬼。”
[拼音] sǐ xīn yǎn
[释义] 固执拘泥,想不开。比喻性情固执,或者遇事想不开的人
[出处] 清·曹雪芹《红楼梦》第70回:“难道天下没有一样的风筝,单他有这个不成?二爷也死心眼儿了!”
[拼音] pà sǐ guǐ
[释义] 怕死的人
[出处] 魏巍《东方》第三部第14章:“这个怕死鬼,还真是煞费心机哪!”
[拼音] zhāo shēng mù sǐ
[释义] ①早晨刚生,晚上就死亡。②今亦形容事物生命短暂。
[出处] 《重修政和证类本草 草下之上》:“朝生幕落花……生粪秽处,头如笔,紫色,朝生暮死。”
[拼音] sǐ yào miàn zǐ
[释义] 指特别爱惜自己的颜面
[出处] 张洁《沉重的翅膀》:“你知道爸爸死要面子,绝不会把这些事往外讲。”
[拼音] sǐ wú duì zhèng
[释义] 对证:核实。当事人已死,无法核对事实。
[出处] 元 无名氏《抱妆盒》第三折:“那厮死了,可不好了,你做的个死无对证。”
[拼音] fù sǐ rú guī
[释义] 形容不怕牺牲
[出处] 东汉·班固《汉书·季布栾布田叔传赞》:“栾布哭彭越,田叔随张敖,赴死如归,彼诚知所处,虽古烈士,何以加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