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 mián huā zuì liǔ
[释义] 比喻狎妓。同“眠花宿柳”。
[出处] 清李渔《怜香伴 贿荐》:“终日眠花醉柳,喝五呼幺。”
[拼音] niān huā nòng liǔ
[释义] 比喻玩弄女人。
[出处] 元·高明《琵琶记·瞷询衷情》:“绿鬓仙郎,懒拈花弄柳,劝酒持觞,眉颦知有恨,何事苦相防?”
[拼音] huā jiē liǔ shì
[释义] 指妓院聚集的街市。
[出处] 明 刘基《诚意伯次子阁门使刘仲璟遇恩录》:“你每小舍人年纪少,莫要花阶柳市去。”
[拼音] pān huā wèn liǔ
[释义] 见“攀花折柳”。
[出处] 明·陆采《明珠记·写诏》:“殷勤领命到荒山,心事未相关;攀花问柳,勾莺引燕,方寸心间。”
[拼音] liǔ mò huā xiàng
[释义] 陌:街道。指游乐的地方。也指妓院
[出处] 清·李绿园《歧路灯》第21回:“柳陌花巷快乐一辈子也是死,执固板样拘束一辈子也是死。”
[拼音] liǔ yíng huā zhèn
[释义] 旧指妓院或妓院聚集之处。
[出处] 元 吴昌龄《端正好 美妓》套曲:“厮陪奉娇香腻粉,喜相逢柳营花阵。”
[拼音] táo liǔ zhēng yán
[释义] 妍:美。桃花与柳树竞媚比妍。形容春日景色美不胜收
[出处] 清·钱彩《说岳全传》第四回:“一路上春光明媚,桃柳争妍,不觉欣欣喜喜。”
[拼音] yáng liǔ gōng méi
[释义] 细长秀美如柳叶的宫妆画眉。借指美女。
[出处] 元·刘致《朝天子·同文子方邓永年泛洞庭湖宿凤凰台下》:“杨柳宫眉,桃花人面,是平生未了缘。”
[拼音] liǔ yíng huā shì
[释义] 旧指妓院或妓院聚集之处。
[出处] 元 汤式《小梁州 扬子江阻风》曲:“他迎头儿便说干戈事,待风流再莫追思。塌了酒楼,焚了茶肆,柳营花市、更说甚呼燕子,唤莺儿。”
[拼音] táo qī liǔ mò
[释义] 指春景艳丽的地方。亦作“桃蹊柳曲”。
[出处] 唐·刘禹锡《蹋歌词》:“桃蹊柳陌好经过,镫下妆成月下歌。”
[拼音] huā qú liǔ mò
[释义] 指妓院聚集的街市。
[出处] 元 李邦祐《转调淘金令 思情》曲:“花街柳陌,恨他去胡沾惹;秦楼谢馆,怪他去闲游冶。”
[拼音] liǔ yān huā wù
[释义] 形容春色迷蒙的景象
[出处] 元 张可久《落梅风 春晚》曲:“东风景,西子湖,湿冥冥,柳烟花雾。”
[拼音] xún huā mì liǔ
[释义] 见“寻花问柳”。
[出处] 清·李渔《闲情偶寄·词曲·结构》:“貌虽癯而精血未耗。寻花觅柳,儿女事犹然自觉情长。”
[拼音] liǔ qú huā shì
[释义] 旧指妓院或妓院聚集之处。
[出处] 元 汤式《一枝花 劝妓女从良》套曲:“你毕罢了柳衢花市笙歌阵,我准备着凤枕鸳帏锦绣裀。”
[拼音] liǔ mò huā cóng
[释义] 旧指妓院或妓院聚集之处。
[出处] 宋 陆游《风流子》词:“人生谁能料,堪悲处,身落柳陌花丛。”
[拼音] táo qī liǔ qǔ
[释义] 指春景艳丽的地方。同“桃蹊柳陌”。
[出处] 宋·周邦彦《迎春乐》词:“桃蹊柳曲闲踪迹,俱曾是大堤客,解春衣贳酒城南陌。”
[拼音] liǔ xià jiè yīn
[释义] 比喻请求别人的庇护。
[出处] 《淮南子 人间训》:“武王荫暍人于樾下,左拥而右扇之,而天下怀其德。”
[拼音] chǒng liǔ jiāo huā
[释义] 惹人宠爱的柳色、娇艳的花枝。形容春色。
[出处] 宋李清照《念奴娇》词:“宠柳娇花寒食近,种种恼人天气。”
[拼音] liǔ yāo táo yèn
[释义] 形容女子貌美。
[出处] 唐 阎选《虞美人》:“……楚腰蛴领团香玉,鬓迭深深绿。月蛾星眼笑微频,柳夭桃艳不胜春,晚妆匀¤”
[拼音] huā míng liǔ mèi
[释义] 形容春天绿柳成荫、繁花似锦的景象。
[出处] 《儒林外史》第一回:“遇着花明柳媚的时节,把一乘年车载了母亲,他便戴了高帽……在乡村镇上以及湖边,到处玩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