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 bēi jiǔ yán huān
[释义] 相聚饮酒,欢快地交谈。
[出处] 鲁迅《伪自由书·观斗》:“忽而误会消释了,忽而杯酒言欢了,忽而共同御侮了,忽而立誓报国了。”
[拼音] chuán bēi huàn zhǎn
[释义] 指酒宴中互相斟酒。
[出处] 《儒林外史》第五二回:“说着,家人摆上酒来,三个人传杯换盏,吃到半酣。”又第二九回:“传杯换盏,吃到午后。”
[拼音] chuán bēi sòng zhǎn
[释义] 传:传递,传送;盏:浅而小的杯子。指酒宴中互相斟酒
[出处] 清·文康《儿女英雄传》第37回:“我三个人喝个传杯送盏,何如?”
[拼音] yī bēi gēng
[释义] 一杯肉汁。多指可分享的部分利益
[出处] 西汉·司马迁《史记·项羽本纪》:“吾与项羽俱北面受命怀王,曰:约为兄弟。吾翁即若翁,必欲烹而翁,即幸分我一杯羹。”
[拼音] xiàng zhù yù bēi
[释义] 象箸:象牙筷子;玉杯:犀玉杯子。形容生活奢侈。
[出处] 先秦 韩非《韩非子 喻老》:“象箸玉杯,必不羹菽藿,则必旄象豹胎。”
[拼音] nòng zhǎn chuán bēi
[释义] 弄:酒宴中戏弄;盏:浅而小的杯子;传:传递,传送。指酒宴中互相斟酒
[出处] 元·无名氏《赠妓》曲:“不问生熟办酒食,他便要弄盏传杯。”
[拼音] gōng yǐng fú bēi
[释义] 形容疑神疑鬼,自相惊扰
[出处] 明 刘炳《鄱城归舟》诗:“弓影浮杯疑老病,鸡声牵梦动离愁。”
[拼音] gōng yǐng bēi shé
[释义] 见“弓影浮杯”。
[出处] 清·沈复《浮生六记·闺房记乐》:“一灯如豆,罗帐低垂,弓影杯蛇,惊神未定。”
[拼音] tóu mò bēi àn
[释义] 头伏在酒杯和桌子间。比喻尽情欢乐,不拘形迹。
[出处] 《三国志·魏书·武帝纪》:“每与人谈论,戏弄言诵,尽无所隐,及欢悦大笑,至以头没杯案中,肴膳皆沾污巾帻。”
[拼音] bēi gēng zhī ràng
[释义] 指受人挟持,惹人讥诮。
[出处] 《史记 项羽本纪》载,楚汉相争,汉军断绝楚军粮草,项羽把刘邦的父亲放在高高的肉案上,对刘邦说:“今不急下,吾烹太公。”刘邦说:“吾与项羽俱北面受命怀王,曰‘约为兄弟’,吾翁即若翁,必欲烹而翁,则幸分我一桮羹。”
[拼音] zhǔ xiǎo bēi dà
[释义] 用小口袋装大东西。比喻能力不能胜任。
[出处] 《庄子·至乐》:“褚小者不可以怀大,绠短者不可以汲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