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 jí běn qióng yuán
[释义] 谓彻底地推究本源。
[出处] 宋·朱熹《朱子语类》第95卷:“伊川言极本穷源之性,乃是对气质之性而言。”
[拼音] jiàng běn liú mò
[释义] 犹言舍本逐末。
[出处] 明·何景明《序》:“人才则由实而虚,文教则由振而委,亡弗降本流末暌正趋弊者矣!”
[拼音] zhèng jīng bā běn
[释义] 见“正经八百”。
[出处] 郭澄清《大刀记》第十八章:“可是,我们干革命,只要正经八本地干,哪有不忙的时候儿?”
[拼音] mù luò guī běn
[释义] 犹言叶落归根。
[出处] 东汉·班固《汉书·翼奉传》:“安乐奸邪,辰未主之。”颜师古注引三国·魏·孟康曰:“翼氏《风角》曰:‘木落归本,水流归末’,故木利在亥,水利在辰,盛衰各得其所,故东也。”
[拼音] běn shèng mò róng
[释义] 本:指树根;末;指树梢;荣:草木茂盛。树根发达,枝叶才能繁茂。指对待事物要看重根本
[出处] 汉·班固《泗水亭碑铭》:“源清流洁,本盛末荣。”
[拼音] qióng běn jí yuán
[释义] 穷:寻求到尽头。探求事物的本源
[出处] 孙中山《民族主义》第六讲:“所以穷本极源,我们现在要恢复民族的地位。”
[拼音] qióng yuán tuī běn
[释义] 穷:寻求到尽头。探求事物的本源
[出处] 明·沈鲸《双珠记·卖儿系珠》:“明珠悬项,穷源推本应根究。”
[拼音] qù běn qū mò
[释义] 见“去本就末”。
[出处] 西汉·刘安《淮南子·本经训》:“昔者仓颉作书而天雨粟鬼夜哭。”汉·高诱注:“……诈伪萌生则去本趋末,弃耕作之业而务锥刀之利。”
[拼音] mù běn shuǐ yuán
[释义] 树的根本,水的源头。比喻事物的根本或事情的原因。
[出处] 先秦 左丘明《左传 昭公九年》:“我在伯父,犹衣服之有冠冕,木水之有本原,民人之有谋主也。”
[拼音] zhěng běn dà tào
[释义] 谓有计划、有条理、全面。
[出处] 老舍《赵子曰》第十七:“如今叫我整本大套的去和女怪交际,你想想,端翁,我老赵受得了受不了?!”又《文博士》三:“中国的老事儿有许多是合乎科学原理的,不过是没有整本大套的以科学始,以科学终而已。”
[拼音] zhú mò wàng běn
[释义] 追求细枝末节,忘记事物根本的、主要的部分。
[出处] 明·胡应麟《诗薮·近体中》:“今题金山而必曰金玉之金,咏赤城而必云赤白之赤,皆逐末忘本之过也。”
[拼音] tuī zōng míng běn
[释义] 推:推求;明:阐明。指推求阐明宗旨
[出处] 宋·张君房《云笈七签》第65卷:“其道经焉,推宗明本,穷玄极妙,总众枝于真根,摄万条于一要。”
[拼音] ruò běn qiáng mò
[释义] 指中央权力削弱而地方势力强大。
[出处] 太平天国 洪仁玕《资政新篇》:“倘有结盟联党之事,是下有自固之术,私有倚倚之端,外为假公济私之举,内藏弱本强末之弊。”
[拼音] jī jī shù běn
[释义] 缔造基础,树立根本。
[出处] 晋 干宝《晋纪总论》:“故其积基树本,经纬礼俗,节理人情,恤隐民事,如此之缠绵也。”
[拼音] dé běn cái mò
[释义] 谓治国平天下,德为根本,财由德致,故理财为末。语本《礼记·大学》:“德者,本也;财者,末也。”孔颖达疏:“德能致财,财由德有,故德为本财为末也。”
[出处] 语出《礼记·大学》:“德者,本也;财者,末也。”孔颖达疏:“德能致财,财由德有,故德为本财为末也。”
[拼音] jí gǔ gé běn
[释义] 版本名。指明毛晋汲古阁的刻本。也称毛本。参见“汲古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