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 yǒu àn kě jī
[释义] 案:案卷;文件;稽:查考。有证据可查。
[出处] 毛泽东《“友谊”,还是侵略》:“尊重中国行政和领土的完整,以及反对任何外国控制中国等等,这是有案可稽的。”
[拼音] zhàn wéi jǐ yǒu
[释义] 将不是自己的东西占为自己所有
[出处] 清·蒲松龄《聊斋志异·刘姓》:“又以他人之物,占为己有。”
[拼音] fèn fā yǒu wéi
[释义] 精神振作,有所作为。
[出处] 《元史 陈祖仁传》:“孰不欲奋发有为,成不世之功。”
[拼音] xìn ér yǒu zhēng
[释义] 确实可信而且有证据。
[出处] 先秦 左丘明《左传 昭公八年》:“君子之言,信而有征,故怨远于其身。”
[拼音] huà zhōng yǒu huà
[释义] 指说话里面还暗含着别的意思。
[出处] 清 曹雪芹《红楼梦》第110回:“邢夫人等听了话中有话,不想到自己不令凤姐便宜行事,反说:‘凤丫头果然有些不用心。’”
[拼音] huà zhōng yǒu shī
[释义] 绘画当中具有诗意。形容画画得很好。
[出处] 宋 苏轼《书摩诘〈蓝田烟雨图〉》:“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
[拼音] rén gè yǒu zhì
[释义] 指每个人都有不同的志向。
[出处] 晋 陈寿《三国志 管宁传》:“太祖曰:'人各有志,出处异趣。'”
[拼音] yǒu wén bì lù
[释义] 闻:听到的;录:记录。凡是听到的;全部记录下来。
[出处] 清 张春海《宦海》第11回:“在下做书的更不便无端妄语,信口雌黄,不过照着有闻必录的例儿,姑且的留资谈助。”
[拼音] sǐ shēng yǒu mìng
[释义] 指人的生死都是命中注定
[出处] 春秋·鲁·孔丘《论语·颜渊》:“子夏曰:‘商闻之矣,死生有命,富贵在天。’”
[拼音] zǐ xū wū yǒu
[释义] 指实际上并不存在的事物(子虚、乌有:人名)。
[出处] 汉 司马相如《子虚赋》:“楚使子虚使于齐,王悉发车骑,与使者出畋。畋罢,子虚过奼乌有先生,亡是公存焉。”
[拼音] jiù yǒu yīng dé
[释义] 犯错误的;有罪过的得到应该得到的责备或惩处。
[出处] 清 张春帆《宦海》第七回:“虽然李德标一时冒犯,触犯乌绅,咎有应得,但是领取人口要缴领状,是警局的向章,求大人明鉴。”
[拼音] nán nǚ yǒu bié
[释义] 指男女之间有所分别
[出处] 西汉 戴圣《礼记 昏义》:“而所以成男女之别,而立夫妇之义也。男女有别,而后夫妇有义。”
[拼音] yǒu yǎn wú zhū
[释义] 珠:眼珠。长着眼睛没有眼珠。比喻没有识别人或事物的能力。
[出处] 元 无名氏《举案齐眉》第一折:“常言道贤者自贤,愚者自愚,就似那熏莸般各别难同处。怎比你有眼却无珠。”
[拼音] kuàng gǔ wèi yǒu
[释义] 旷古:自古以来所没有的。自古以来从来不曾有过。形容极为罕见。
[出处] 《北齐书·王纮传》:“冒死效命之士反见屠戮,旷古未有此事。”
[拼音] kōng qián wèi yǒu
[释义] 前所未有,以前从来没有的
[出处] 毛泽东《评国民党十一中全会和三届二次国民参政会》:“须知正是在国民党十一中全会之后,内战危机是空前未有的。”
[拼音] miàn yǒu cài sè
[释义] 形容因饥饿而显得营养不良的样子。
[出处] 《礼记 王制》:“虽有凶旱水溢,民无菜色。《荀子 富国》:“故禹十年水,汤七年旱,而天下无菜色者。”
[拼音] yǒu tóu yǒu liǎn
[释义] 有面子;头面人物。
[出处] 浩然《艳阳天》第29章:“村里有头有脸的人全都敬着他,支书跟他更是亲近。”
[拼音] yǒu píng yǒu jù
[释义] 既有凭证,又有依据。
[出处] 明 冯梦龙《喻世明言 陈御史巧勘金钗钿》:“又且他家差老园公请你,有凭有据,须不是你自轻自贱。”
[拼音] yǒu wèn bì dá
[释义] 有什么问题都给以解答。
[出处] 钱宁《圣人》第17章:“他是陈国太史,兼宫中答应,也是满腹经纶,一肚子知识之人,博学得到了有问必答、不问也答的地步。”
[拼音] lǎo yǒu suǒ zhōng
[释义] 年老者能有个合适的归宿。
[出处] 西汉 戴圣《礼记 礼运》:“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