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 qín jìn zhī hǎo
[释义] 原指春秋时期秦国与晋国两国家世代联姻。后泛指两性之间的联姻或婚配关系。
[出处] 元 乔梦符《两世姻缘》:“末将不才,便求小娘子以成秦晋之好,亦不玷辱了他,他如何便不相容。”
[拼音] jiā guān jìn jué
[释义] 晋:晋升;爵:爵位;君主国家所封的贵族等级。加封官阶;晋升爵位。
[出处] 明 周楫《西湖二集》:“征聘吴与弼进京,加官进爵,将隆以伊傅之礼。”
[拼音] chǔ cái jìn yòng
[释义] 楚国的人才为晋国所用。比喻本国的人才外流到别的国家工作。
[出处] 左丘明《左传 襄公二十六年》:“晋卿不如楚,其大夫则贤,皆卿材也。如杞梓、皮革,自楚往也。虽楚有材,晋实用之。”
[拼音] jìn yòng chǔ cái
[释义] 指一国聘用别国的人材
[出处] 清 严复《按语》:“国之官事,晋用楚材,古今有之,而未闻监榷之政付之他国之吏者也。”
[拼音] chǔ cái jìn yòng
[释义] 比喻用才不当。
[出处] 邹韬奋《不能两全》引吴晓晨信:“既是天赋他聪敏的资质,要削足就履般来受这特殊环境的支配,楚才晋用,那是不可能的。”
[拼音] qín huān jìn ài
[释义] 秦、晋:春秋时的秦国和晋国。当时秦、晋两国世代通姻,后称两姓联姻的关系为“秦欢晋爱”或称“秦晋之缘”。形容双方关系十分和美、亲近。亦作“秦晋之缘”。
[出处] 元·向贲《醉花阴》:“秦欢晋爱成吴越,料今生缘分拙。”
[拼音] zhāo liáng mù jìn
[释义] 比喻人反复无常,没有节操。
[出处] 五代冯道为相,历五朝八姓,于丧君亡国略不在意。自号长乐老,着《长乐老自叙》,历陈官爵以为荣,时论卑之。元刘因有《冯道》诗讽之曰:“亡国降臣固位难,痴顽老子几朝官。朝梁暮晋浑闲事,更舍残骸与契丹。”
[拼音] jìn huì wén wā
[释义] 比喻愚昧寡闻。
[出处] 语出《晋书 惠帝记》:晋惠帝昏庸愚昧,尝在华林园听到蛙声,谓左右,曰:“此鸣者为官乎?私乎?”及天下大荒乱,百姓饿死,曰:“何不食肉糜?”
[拼音] jìn yáng zhī jiǎ
[释义] 指地方官吏因不满朝廷而举兵为兴“晋阳之甲”。
[出处] 《公羊传 定公十三年》载:晋赵鞅兴晋阳之甲,以清君侧为名,逐荀寅、士吉射。
[拼音] táng lín jìn tiē
[释义] 临:摹仿字画;帖:书法、绘画的范本。唐人书法多临摹晋人范本,脱胎变化而成。比喻善临摹,少独创。
[出处] 明 陶宗仪《辍耕录 论诗》:“德机诗如何?曰:‘德机诗如唐临晋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