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 bái zhòu zuò mèng
[释义] 大白天做起梦来。比喻幻想根本不能实现
[出处] 郭沫若《洪波曲》第11章:“我们真是白昼做梦!”
[拼音] zhòu sī yè xiǎng
[释义] 日夜想念。形容思念极深。昼:白天。
[出处] 冯志《敌后武工队》第22章:“你听见这个保准不再昼思夜想了!”
[拼音] zhòu fú yè xíng
[释义] 白天躲藏;夜间赶路。指为避免被人发现所采取的秘密行动。伏:藏躲;行:赶路。
[出处] 西汉 刘向《战国策 秦策》:“伍子胥橐载而出昭关,夜行而昼伏,至于蓤夫。”
[拼音] bái zhòu jiàn guǐ
[释义] 泛指虚妄荒诞、不可能出现的事
[出处] 明·凌濛初《二刻拍案惊奇》第九卷:“龙香嘻的一笑道:‘白日见鬼!枉着人急了这许多时。’”
[拼音] zhòu gēng yè sòng
[释义] 白天耕种;夜晚读书。形容在艰苦的环境中抓紧时间学习。诵:读书。
[出处] 北齐 魏收《魏书 崔光传》:“家贫好学,昼耕夜诵,佣书以养父母。”
[拼音] huán xiāng zhòu jǐn
[释义] 同衣锦昼行,指富贵时穿锦衣回归故乡
[出处] 东汉 班固《汉书 项籍传》:“羽见秦宫室皆已烧残,又怀思东归,曰:‘富贵不归故乡,如衣锦夜行。’”
[拼音] bù shě zhòu yè
[释义] 舍:放弃。不分白天和黑夜。比喻夜以继日
[出处] 春秋 孔子《论语 子罕》:“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拼音] wú zhòu wú yè
[释义] 不分日夜;日日夜夜。
[出处] 明·凌濛初《二刻拍案惊奇》第14卷:“再不到丁家来了,无昼无夜,一心只痴想着赵县君,思量寻机会挨光。”
[拼音] zhòu yè jiān chéng
[释义] 程:行进。白天和黑夜都不停地赶路。
[出处] 清·曹雪芹《红楼梦》第十六回:“林如海已葬入祖坟了,诸事停妥,贾琏方进京的。本该出月到家,因闻得元春喜信,遂昼夜兼程而进,一路俱各平安。”
[拼音] zhòu yè jiān xíng
[释义] 兼:加倍。白天黑夜不停地行走。形容急速的赶路。亦作“昼夜兼程”。
[出处] 清 吴璿《飞龙全传》第四十八回:“却说刘崇败走,与白从辉收集败残人马,只百十骑,昼夜兼行。”
[拼音] tōng xiāo chè zhòu
[释义] 指整天整夜。
[出处] 宋·韩琦《广陵大雪》诗:“通宵彻昼不暂停,堆积楼台满溪谷。”
[拼音] pī xiù zhòu xíng
[释义] 穿着锦绣衣服白天出行。指在人前夸耀自己富贵
[出处] 晋·陆云《赠鄱阳府君张仲膺》诗:“被绣昼行,昔人攸羡。”
[拼音] zhòu fú yè dòng
[释义] 白天埋伏,夜晚活动。
[出处] 《左传 襄公二十三年》:“夫鼠昼伏夜动,不穴于寝庙,畏人故也。”
[拼音] zhòu fú yè yóu
[释义] 犹昼伏夜动。
[出处] 《隋书 高祖纪下》:“历阳广陵,窥觎相继,或谋图城邑,或劫剥吏人,昼伏夜游,鼠窃狗盗。”
[拼音] zhòu xiǎng yè mèng
[释义] ①日有所思,夜有所梦。②指日夜梦想,殷切追求。
[出处] 《列子·周穆王》:“神遇为梦,形接为事,昼想夜梦,神行所遇。”
[拼音] zhòu dù yè sī
[释义] 日夜思量。
[出处] 《新唐书·李绛传》:“君尊如天,臣卑如地,加有雷霆之威,彼将昼度夜思,始欲陈十事,俄而去五六,及将以闻,则有惮而削其半,故上达者财十二。”
[拼音] zhòu yīn yè yáng
[释义] 依我国古代阴阳之说,昼属阳,夜属阴。“昼阴夜阳”表示天道反常,将有灾异。
[出处] 《后汉书·王允传》:“月犯执法,彗孛仍见,昼阴夜阳,雾气交侵。”
[拼音] zhòu gàn xī tì
[释义] 日夜勤勉戒慎。语出《易·干》:“君子终日干干,夕惕若,厉无咎。”
[出处] 语出《易·干》:“君子终日干干,夕惕若,厉无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