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 míng huǒ chí zhàng
[释义] 同“明火执仗”。
[出处] 《元典章·刑部·从贼不得财者免刺》:“从贼孙伯奴、孟干儿与首贼朱伴儿、李佛保等四人明火持杖强劫梁贤十家。”
[拼音] àn chá míng fǎng
[释义] 察:细看,详审;访:寻访。指用各种方法调查了解情况
[出处] 《金史 世宗纪中》:“此辈暗察明访,皆著政声。”
[拼音] chá chá wéi míng
[释义] 察察:分析明辨;明:精明。形容专在细枝末节上显示精明。
[出处] 清 吴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78回:“恰恰遇到了一位两江总督,最是察察为明的。”
[拼音] gāo tái míng jìng
[释义] 秦始皇有一方镜,能照见人心等。比喻执法者判案公正严明。
[出处] 《西京杂记》卷三:“有方镜,广四尺,高五尺九寸,表里有明,人直来照之,影则倒见。以手扪心而来,则见肠胃五脏,历然无碍。”
[拼音] jìng ruò shén míng
[释义] 神明:神的泛称。像敬重神一样尊敬对方。
[出处] 左丘明《左传 襄公十四年》:“民率其君,爱之如父母,仰之如日月,敬之如神明,畏之如雷霆。”
[拼音] lái qù fēn míng
[释义] 形容手续清楚或为人在财物方面不含糊。
[出处] 清·文康《儿女英雄传》第25回:“那时叫世人知我冰清玉洁,来去分明。”
[拼音] míng shēng àn jiàng
[释义] 指表面上升官,而实际上被削去权力
[出处] 清 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36回:“就是再添一千个都老爷,也抵不上两个监督、一个织造的好:这叫做‘明升暗降’。”
[拼音] zhāng míng zhāo zhù
[释义] 犹彰明较著。
[出处] 清 吴研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六十回:“这个名目,叫做‘卖疯’,却是背着人在外面暗做的,没有彰明昭著在自己家里做的。”
[拼音] míng rú zhǐ zhǎng
[释义] 形容对情况非常清楚,好象指着自己的手掌给人看。
[出处] 清·冯镇峦《读杂说》:“予于《聊斋》,钩清段明,明如指掌。”
[拼音] míng jiàn wàn lǐ
[释义] 对于外界或远方的情况,知道得很清楚。也比喻人有预见。
[出处] 清 李渔《比目鱼 征利》:“真可谓明见万里,智察秋毫。”
[拼音] wú míng huǒ qǐ
[释义] 无明火:怒火。形容发怒
[出处] 明·陶宗仪《辍耕录》第15卷:“与君一把无明火,烧尽千愁万恨心。”
[拼音] míng xiào dà yà
[释义] 显著而又巨大的效验。
[出处] 东汉 班固《汉书 贾谊传》:“祸几及身,子孙诛绝,此天下之所共见也。是非其明效大验邪?”
[拼音] xiù shuǐ míng shān
[释义] 山光明媚,水色秀丽。形容风景优美。
[出处] 宋 黄庭坚《蓦山溪 赠衡阳陈湘》:“眉黛敛秋波,尽湖南,山明水秀。”
[拼音] yǎn míng xīn liàng
[释义] 心里明白,眼睛雪亮。形容看问题敏锐,能辨别是非。
[拼音] míng ruò guān huǒ
[释义] 象看火那样清楚。形容看事物十分明晰。
[出处] 《尚书 盘庚上》:“予若观火。”宋 蔡沈集传:“我视汝情,明若观火。”
[拼音] shēn fèn bù míng
[释义] 来历不详
[拼音] cōng míng zhèng zhí
[释义] 头脑聪明,行为正直无私。形容词人的品质优秀。
[出处] 《左传 庄公三十二年》:“神聪明正直而壹者也。
[拼音] cōng míng ruì dá
[释义] 聪明:聪敏有智慧。形容洞察力强,见识卓越
[拼音] míng yàn dà xiào
[释义] 见“明效大验”。
[出处] 宋·张琰《序》:“后十五年,无一不如公料者,至今明验大效,与始言若符节。”
[拼音] míng jiàn wàn lǐ
[释义] 明:眼睛亮;鉴:洞察。对外面或远方的情况了解得很清楚。形容人料事准确,识见高明
[出处] 清·李绿园《歧路灯》第89回:“谭道台昨夜筹画,果然明鉴万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