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 míng shǎng shèn fá
[释义] 慎:谨慎。奖赏严明,处罚慎重
[出处] 汉·荀悦《汉纪·文帝纪》:“兴利除害,明赏慎罚,直言极谏,补主之过。”
[拼音] míng qiāo míng dǎ
[释义] 指人说话直接与做事率直,不搞背后动作
[拼音] míng dé shèn fá
[释义] 慎:谨慎。多行恩惠,少用刑罚
[出处] 《尚书·康诰》:“惟乃丕显考文王,克明德慎罚。”
[拼音] míng bìng rì yuè
[释义] 明:光明,明亮。光辉灿烂与日月同辉
[出处] 西汉·戴圣《礼记·经解》:“天子者,与天地参,故德配天地,兼利万物,与日月并明,明照四海而不遗微小。”
[拼音] míng dé wéi xīn
[释义] 明德:美德;惟:是;馨:散发的香气。真正能够发出香气的是美德。
[出处] 《尚书 君陈》:“至治馨香,感于神明。黍稷非馨,明德惟馨。”
[拼音] míng fá chì fǎ
[释义] 罚:刑罚;敕:整饬。严明刑罚,整顿法度。
[出处] 《周易 噬嗑》:“雷电噬嗑,先王以明罚敕法。”
[拼音] míng zhú tiān nán
[释义] 烛:照耀。光照亮了南面的天空
[出处] 清·姚鼐《登泰山记》:“及既上,苍山负雪,明烛天南。”
[拼音] míng yú zhì luàn
[释义] 明晓国家治乱的道理
[出处] 西汉·司马迁《史记·屈原贾生列传》:“博闻彊志,明于治乱,娴于辞令。”
[拼音] tiān dì shén míng
[释义] 指上天和神灵
[出处] 明·施耐庵《水浒传》第77回:“童贯在马上以手加额,顶礼天地神明道:‘惭愧!脱得这场大难!’”
[拼音] tóng míng xiāng zhào
[释义] 谓二光相互映照而愈明。比喻杰出人物得贤者揄扬而声名更显。
[出处] 西汉·司马迁《史记·伯夷列传》:“同明相照,同类相求。”
[拼音] cōng míng zhì huì
[释义] 智力过人,心思敏锐。
[出处] 明 周楫《西湖二集 洒雪堂巧结良缘》:“不觉魏鹏渐渐长大……聪明智能,熟于经史。
[拼音] gēng lìng míng hào
[释义] 重新申明号令。说明贤明君主应当取信于民。
[出处] 《韩非子·外储说左上》:“居数月,有警,击鼓而民不赴。乃更令明号而民信之。”
[拼音] kǎo jì yōu míng
[释义] 考绩:考核官吏政绩;幽:昏暗;明:清白。指考核官吏政绩得失。
[出处] 唐 柳宗元《送薛存义序》:“吾贱且辱,不得与考绩幽明之说。”
[拼音] zì shì bù míng
[释义] 自视:单靠自己眼睛看事物;不明:看不清楚。指单靠自己眼睛看事物则看不清楚
[出处] 春秋·楚·李耳《老子·道经》第24章:“自见者不明,自是者不彰。”
[拼音] míng shǎng bù fèi
[释义] 赏赐得当,就不浪费财物。
[出处] 《商君书·赏刑》:“善因天下之货,以赏天下之人。故曰:‘明赏不费。’”
[拼音] míng jiào bù biàn
[释义] 教令明确,让老百姓有所适从,便不会发生变乱。
[出处] 《商君书·赏刑》:“夫明赏不费,明刑不戮,明教不变,而民知于民务,国无异俗。”
[拼音] míng fǎ shěn lìng
[释义] 审:谨慎。申明法令,使人人遵守,谨慎发布命令,避免出现差错。
[出处] 《尉缭子·战威》:“明法审令,不卜筮而事吉;贵功养劳,不祷祠而得福。”
[拼音] ǒu zhú shī míng
[释义] 偶:双;施:施行。两支蜡烛大放光明。比喻两种事物相得益彰
[出处] 汉 王符《潜夫论》:“尧舜之德,譬犹偶烛施明于幽室也,前烛照之,后烛益明,非前烛昧,后烛彰也,乃二烛相因而成大光。”
[拼音] tuī zōng míng běn
[释义] 推:推求;明:阐明。指推求阐明宗旨
[出处] 宋·张君房《云笈七签》第65卷:“其道经焉,推宗明本,穷玄极妙,总众枝于真根,摄万条于一要。”
[拼音] wài jiǎn nèi míng
[释义] 谓对人表面上简易,而内心明察。
[出处] 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18回:“公外简内明,用人惟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