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 wú rèn zhī lù
[释义] 谓不做事或不会做事但得到禄位。
[出处] 《孔丛子·陈士义》:“子顺相魏,改甓宠之官以事贤才;夺无任之禄以赐有功。”
[拼音] wú sī zhī guāng
[释义] 语本《礼记·孔子闲居》:“天无私覆,地无私载,日月无私照。”后以“无私之光”喻帝王的德泽。
[出处] 西汉·戴圣《礼记·孔子闲居》:“天无私覆,地无私载,日月无私照。”
[拼音] wú suǒ bù bèi
[释义] 没有什么不具备的。
[出处] 《旧唐书·霍王元轨传》:“夫人有短,所以见其长,至于霍王,无所不备。”
[拼音] wú suǒ bù jí
[释义] 没有地方不能达到。
[出处] 《鹖冠子·环流》:“故命无所不在,无所不施,无所不及,时或后而得之命也。”
[拼音] wú wǎng bù fù
[释义] 谓未有往而不返的。谓事物的运动是循环反复的。
[出处] 《易·泰》:“无平不陂,无往不复。”孔颖达疏:“初始往者必将有反复也。”
[拼音] wú xiōng dào sǎo
[释义] 语本《汉书·直不疑传》:“人或毁不疑曰:‘不疑状貌甚美,然特毋柰其善盗嫂何!’不疑闻,曰:‘我乃无兄。’然终不自明。”后以“无兄盗嫂”指无中生有的毁谤。三国魏曹操《劐整齐风俗令》:“昔直不疑无兄,世人谓之盗嫂……此皆以白为黑,欺天罔上者也。”
[出处] 语本《汉书·直不疑传》:“人或毁不疑曰:‘不疑状貌甚美,然特毋柰其善盗嫂何!’不疑闻,曰:‘我乃无兄。’然终不自明。”
[拼音] wú néng wéi yì
[释义] 役:役使。简直连供给他们役使都不配。自谦才干远不能和别人相比。
[出处] 《左传·成公二年》:“此城濮之赋也。有先君之明与先大夫之肃,故捷。克于先大夫,无能为役。”
[拼音] wú zhē dà huì
[释义] 无遮:没有遮拦,指不分贵贱、僧俗、智愚、善恶,平等看待。佛家语,原指布施僧俗的大会。后也用作其它的泛称。
[出处] 《梁书·武帝本纪》:“舆驾幸同泰寺,设四部无遮大会。”
[拼音] wú yóu wú yuàn
[释义] 尤:怨恨。毫无怨恨。
[出处] 鲁迅《而已集·魏晋风度及文章与药及酒之关系》:“他的态度是随便饮酒,乞食,高兴的时候就谈论和作文章,无尤无怨。”
[拼音] wú dé ér chēng
[释义] ①无何恩德可以称道。②谓德高不可言状。
[出处] 春秋·鲁·孔丘《论语·季氏》:“齐景公有马千驷,死之日,民无德而称焉。”
[拼音] wú jiāng zhī xiū
[释义] 无限美好;无穷幸福。
[出处] 《尚书·太甲中》:“皇天眷佑有商,俾嗣王克终厥德,实万世无疆之休。”
[拼音] wú le gēn dì
[释义] 比喻无所凭依;没有本源。语本《汉书·叙传上》:“徒乐枕经籍书,纡体衡门,上无所蒂,下无所根。独摅意呼宇宙之外,锐思于豪芒之内。”
[出处] 语出《汉书·叙传上》:“徒乐枕经籍书,纡体衡门,上无所蒂,下无所根。独摅意呼宇宙之外,锐思于豪芒之内。”
[拼音] wú píng bù pō
[释义] 谓凡事没有始终平直而不遇险阻的。
[出处] 《周易·泰》:“九三,无平不颇,无往不复。”
[拼音] wú shì wú mò
[释义] 指无可无不可。
[出处] 《论语·里仁》:“君子之于天下也,无适也,无莫也,义之于此。”
[拼音] wu ya zi qi
[释义] 无尽的忧伤。涯:边际。戚:忧伤。
[出处] 唐·韩愈《蔡十二郎文》:“吾不可去,汝不肯来,恐旦暮死,而汝抱无涯之戚也。”
[拼音] wú yōu bù zhú
[释义] 黝暗处无不被照亮。比喻明察隐微。
[出处] 《晋书·元帝纪》:“陛下明并日月,无幽不烛,深谋远猷,出自胸怀。”
[拼音] wú zhī wàng zuò
[释义] 缺乏知识、不明事理而胡为。
[出处] 春秋·鲁·孔丘《论语·八》:“奚取于三家之堂。”宋·朱熹集注:“讥其无知妄作,以取谮窃之罪。”
[拼音] xíng qī wú xíng
[释义] 刑罚在于教育人恪守法律,从而达到不用开的目的。
[出处] 语出《书 大禹谟》:“刑期于无刑。”
[拼音] xué hǎi wú biān
[释义] 学海:知识;边:边际。学问的海洋无边无际
[拼音] xū wú tián dàn
[释义] 虚无:空虚;恬淡:清静而无所作为。清虚淡泊,无所作为
[出处] 战国·宋·庄周《庄子·刻意》:“虚无恬淡,乃合天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