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 yī lǎn wú yú
[释义] 览:看。余:剩余。看一眼就全部看在眼里。
[出处] 南朝 宋 刘义庆《世说新语 言语》:“江左地促,不如中国,若使阡陌条畅,则一览而尽,故纡余委曲,若不可测。”
[拼音] wú suǒ bù néng
[释义] 没有什么不能做的。指样样能做。
[出处] 宋·沈括《梦溪笔谈》卷二十一:“近岁迎紫姑者极多,大率多能文章歌诗,有极工者,予屡见之,多自称蓬莱谪仙,医卜无所不能,棋与国手为敌。”
[拼音] tiān xià wú shuāng
[释义] 天下找不出第二个。形容出类拔萃,独一无二。
[出处] 西汉 司马迁《史记 李将军列传》:“李广才气,天下无双。”
[拼音] kōng dòng wú wù
[释义] 空虚;没有什么内容。形容言谈、文章等极其空泛;没有什么内容。
[出处] 南朝 宋 刘义庆《世说新语 排调》:“王丞相枕周伯仁膝,指其腹曰:‘卿此中何所有?’答曰:‘此中空洞无物,然容卿辈数百人。’”
[拼音] lěng kù wú qíng
[释义] 冷漠苛刻;没有感情。
[出处] 老舍《一封家信》:“看明白了大部分的字,都是责难他的!她的形影与一切都消逝了,他眼前只是那张死板板的字,与一些冷酷无情的字!”
[拼音] rén fēi shèng xián,shú néng wú guò
[释义] 旧时指一般人犯错误是难免的。
[出处] 先秦 左丘明《左传 宣公二年》:“人谁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
[拼音] mò mò wú yán
[释义] 不声不响,闭口无言。
[出处] 元·无名氏《连环计》第二折:“忧的我神思竭,默默无言;愁的我魂胆丧,兢兢打战。”
[拼音] máng wú duān xù
[释义] 毫无头绪,纷乱缺乏条理
[出处] 清 纪昀《阅微草堂笔记 滦阳消夏录五》:“男子不知何自来,亦无识者,研问邻里,茫无端绪。”
[拼音] wú suǒ bù bāo
[释义] 包:包容。没有什么不被包括。形容包含的东西非常多。
[出处] 东汉 王充《论衡》:“故夫大人之胸怀非一,才高知大,故其于道术,无所不包。”
[拼音] wú suǒ bù xiǎo
[释义] 见“无所不知”。
[出处] 元·吴昌龄《东坡梦》第一折:“此女甚是聪慧……便是三教九流的说话,无所不通,无所不晓。”
[拼音] hòu jì wú rén
[释义] 继:接续;继承。没有继承的人。
[出处] 罗瑞卿《党的三大作风的楷模——回忆周总理》:“这位老中医的医术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而且后继无人。”
[拼音] huāng dàn wú jī
[释义] 荒诞:荒唐离奇;极不真实;稽;考查。指荒唐错误没法考查。
[出处] 清 岭南羽衣女士《东欧女豪杰》第三回:“那个神字,原是野蛮世界拿出来哄着愚人的话,如今科学大明,这些荒诞无稽的谬说,那里还能立足呢?”
[拼音] háo wú yí yì
[释义] 疑义:可疑的道理。丝毫没有使人怀疑的地方。
[出处] 清 刘鹗《老残游记》第16回:“怎么他毫无疑义,就照五百两一条命算呢?”
[拼音] háo wú èr zhì
[释义] 二致:两样。丝毫没有什么两样。指完全一样。
[出处] 郭沫若《断断集 屈原时代》:“那时候的文体的变革和近代的文学革命,由文言文改为白话文的,实在是毫无二致。”
[拼音] huí wèi wú qióng
[释义] 回味:吃过好的食物以后的余味;指从回忆中体会到的意味;穷:穷尽。比喻事后越想;越觉得意味深长。也比喻读过含意深长的文艺作品后;体会到无限的意趣。
[出处] 宋 王禹偁《小畜集 卷六 橄榄》诗:“良久有回味,始觉甘如饴。”
[拼音] huāng wú rén yān
[释义] 形容偏僻荒凉;没有人家。人烟:住户。
[出处] 穆欣《南线巡回 解放西昌之战》:“部队指战员忍饥受寒,翻越高达四千二百米荒无人烟的大山。”
[拼音] huǐ zhī wú jí
[释义] 无及:来不及。后悔也来不及了。指做事或说话不当;过后才察觉到;但已经无可挽回。
[出处] 晋 陈寿《三国志 董卓传》:“及溺乎船,悔之无及。”
[拼音] wú shēng wú xī
[释义] 息:音信;消息。没有声音;没有气息。形容没有声响;不为人觉察。
[出处] 鲁迅《书信集 1047 至胡风》:“一到里面去,即酱在无聊的纠纷中,无声无息。”
[拼音] yǒu tóu wú wěi
[释义] 只有开头;没有结尾。指说话做事不完整。
[出处] 宋 朱熹《朱子语类》:“若是有头无尾底人,便是忠也不久。”
[拼音] xiōng zhōng wú shù
[释义] 指对情况了解不清楚,心里没有底。
[出处] 毛泽东《党委会的工作方法》:“一切都是胸中无'数',结果就不能不犯错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