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 qù gù jiù xīn
[释义] 就:归于,留下。除去旧的,留下新的。
[出处] 《史记 律书》:“三月也,律中姑洗。”张守节正义:“《白虎通》云:‘沽者,故也。洗者,鲜也。’言万物去故就新,莫不鲜明也。”
[拼音] rì xīn yuè shèng
[释义] 每天每月都有变化、增加。形容不断发展。
[出处] 宋·朱熹《序》:“而异端之说,日新月盛。”
[拼音] zì chū xīn cái
[释义] 指出于自己心中的设计或筹划。多指诗文、技艺等的构思有独创性。同“自出心裁”。
[出处] 叶圣陶《四三集 一桶水》:“他们有的看人家的样,有的自出新裁,给一切东西找个新的适当的位置。”
[拼音] wén jūn xīn jiào
[释义] 醮:旧指女子出嫁,这里指再嫁。原指汉代卓文君嫁司马相如事。后指寡妇再嫁。
[出处] 《史记·司马相如列传》:“是时卓王孙有女文君,新寡,好音,故相如缪与令相重,而以琴心挑之。……既罢,相如乃使人重赐文君侍者通殷勤。文君夜亡奔相如,相如乃与驰归成都。”
[拼音] wàn gǔ cháng xīn
[释义] 万古:千年万代。千秋万代都像松柏一样永远苍翠。比喻崇高的精神或深厚的友谊永远不会消失
[出处] 徐迟《井冈山记》:“你是一座革命的丰碑,屹立于宇宙间,万古常新!”
[拼音] wú jiù wú xīn
[释义] 不分是旧交还是新交。
[出处] 《尚书大传》第二卷上:“各安其宅,各田其田,毋故毋新。”
[拼音] bì sú qū xīn
[释义] 避:舍弃;趋:奔赴,趋向。指舍弃旧俗而追求新潮
[出处] 叶圣陶《未厌集 苦辛》:“‘拜年’有什么意义呢?无非是崇尚虚文的陋俗罢了。于是相率不‘拜年’,表示避俗趋新。”
[拼音] biāo xīn shù yì
[释义] 指提出新奇的主张,表示与众不同。
[出处] 清 钱谦益《序》:“近代之流而失正者有二:抽黄对白,肥皮厚肉,其失也靡;标新竖异,牛鬼蛇神,其失也纤。”
[拼音] chú huì bù xīn
[释义] 犹言除旧布新。
[出处] 晋袁宏《后汉纪光武帝纪一》:“孛星者,恶气所生,或谓之慧星,张为周分。其后世祖都洛阳,除秽布新之象。”
[拼音] dí huì bù xīn
[释义] 清除陈旧的,建立新的。
[出处] 黄远庸《新剧杂论》:“比来大江以南,盛行新剧,竟以现身说法,涤秽布新,甚美甚善。”
[拼音] fù jiù rú xīn
[释义] 复:恢复;如:像。指恢复旧的,就像新的一样
[出处] 明·吴承恩《西游记》第30回:“好山!自是那大圣回家,这几日,收拾得复旧如新。”
[拼音] huā yàng xīn fān
[释义] 指独出心裁,创造新花样。同“花样翻新”。
[出处] 清 侯芝《再生缘》序:“十年来拼置章句,专改鼓词,花样新翻。只恐词难达意,机丝巧织,未免手不从心。”
[拼音] lè xīn yàn jiù
[释义] 喜新厌旧。谓感情不专一。
[出处] 唐·陆贽《论朝官阙员及刺史等改转伦序状》:“时俗常情,乐新厌旧,有始卒者,其唯圣人。”
[拼音] lián xīn yàn jiù
[释义] 见“怜新弃旧”。
[出处] 明·高启《新弦曲》:“怜新厌旧妾恨深,为君试奏《白头吟》。”
[拼音] qì guò tú xīn
[释义] 抛弃过错,谋求更新。
[出处] 《金史·完颜匡传》:“然倾国家资财,竭民膏血,恐非大金皇帝弃过图新、兼爱南北之意也。”
[拼音] qù gù nà xīn
[释义] 犹言去旧迎新。
[出处] 南朝·梁·宗懔《荆楚岁时记》:“以迎新年,相聚酣饮,留宿岁饭,至新年十二日,则弃之街衢,以为去故纳新也。”
[拼音] zhù xīn táo jiù
[释义] 创造新的,汰除旧的。
[出处] 李大钊《孙中山先生在中国民族革命史上之位置》:“这都是先生在中国民族革命史上继往开来,铸新淘旧,把革命的基础,深植于本国工农民众,广结于世界革命民众的伟大功绩。”
[拼音] tuì gù zī xīn
[释义] 蜕:脱去;孳:新芽。指去旧生新
[出处] 黄人《序》:“有一代之政教风尚,则有一代之学术思想,蜕故孳新,瞬息不可复省,而有为之摄影者曰史,而有为之留声者曰文。”
[拼音] fēng yuè cháng xīn
[释义] 风月:清风明月,指美好的景色。指情爱永久不断
[出处] 唐·张泌《妆楼记·印臂》:“以绸缪记印于臂上,文曰:‘风月常新。’印毕,渍以桂红膏,则水洗色不退。”
[拼音] jiù yǔ xīn zhī
[释义] 旧相识和新朋友
[出处] 李国文《冬天里的春天》第二章:“追求她的,关心她的,旧雨新知使老房子,他们家原来居住的那套四合院,电铃整天响个不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