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 ēn duàn yì jué
[释义] 恩:恩惠,恩情;意:情份。恩爱和情义完全断绝,形容感情破裂
[出处] 明 无名氏《认金梳》第一折:“你若得见了你的亲娘,莫漏泄,休将我恩断意绝,可怜我无家无业。”
[拼音] fú píng duàn gěng
[释义] 浮萍:浮在水上的萍草;梗:草木茎。比喻漂泊无定的人
[出处] 清·夏敬渠《野叟曝言》第11回:“到家时,养起头发,听凭父母择一头亲事,结果终身,再不作浮萍断梗,路柳墙花了。”
[拼音] gū wén duàn jù
[释义] 指片断、孤立的文句。
[出处] 鲁迅《〈古小说钩沉〉序》:“《庄子》举宋鈃之言,孤文断句,更不能推见其旨。”
[拼音] hún xiāo cháng duàn
[释义] 见“魂销目断”。
[出处] 宋·刘过《贺新郎》词:“衣袂京尘曾染处,空有香红尚软。料彼此,魂销肠断。”
[拼音] huí cháng cùn duàn
[释义] 形容极端悲苦、忧伤。
[出处] 明 汤显祖《还魂记 诘病》:“我发短回肠寸断,眼昏眵泪双淹。”
[拼音] héng yáng yàn duàn
[释义] 衡山南峰有回雁峰,相传雁来去以此为界。比喻音信不通。
[出处] 明 高明《琵琶记 官邸忧思》:“湘浦鱼沉,衡阳雁断,音书要寄无方便。”
[拼音] yàn duàn yú chén
[释义] 见“雁逝鱼沉”。
[出处] 清·湘灵子《轩亭冤·哭墓》:“雁断鱼沉,久隔音尘,此后相思两地分。”
[拼音] xiān duàn hòu wén
[释义] 谓先处理后奏闻。
[出处] 《北史·宇文护传》:“护第屯兵禁卫,盛于宫阙,事无巨细,皆先断后闻。”
[拼音] mù duàn hún xiāo
[释义] 目断:竭尽目力所见。指竭尽目力也看不见,因而内心十分悲痛。形容因离别而十分伤心。亦作“目断魂消”。
[出处] 唐·元稹《同州刺史谢上表》:“臣自离京国,目断魂销,每至五更朝谒之时,臣实制泪不得。”
[拼音] xīn suì cháng duàn
[释义] 形容极度悲痛
[出处] 清·曹雪芹《红楼梦》第28回:“试想林黛玉的花颜月貌,将来亦到无可寻觅之时,宁不心碎肠断……”
[拼音] mù duàn hún xiāo
[释义] 因望不到而内心伤悲。形容离别的悲伤愁苦
[出处] 明·无名氏《精忠记·辞母》:“只今别去,山长水遥,意匆匆远离膝下,目断魂消。”
[拼音] rén róu guǎ duàn
[释义] 谓柔弱而缺乏主见。
[出处] 章炳麟《驳康有为论革命书》:“其孱弱少用如此,是则仁柔寡断之主,汉献、唐昭之俦耳!”
[拼音] tóng xīn duàn jīn
[释义] 《易·系辞上》:“二人同心,其利断金。”后以“同心断金”形容心齐力量大。
[出处] 《易·系辞上》:“二人同心,其利断金。”
[拼音] tóu biān duàn liú
[释义] 《晋书·苻坚载记》:苻坚攻打东晋时骄傲地说,我的士兵把马鞭投到江里,都能把江水截断。比喻人马众多,兵力强大。
[出处] 《晋书 苻坚载记》:“以吾之众旅,投鞭于江,足断其流,何险之足恃?”
[拼音] cán guī duàn bì
[释义] 残缺不全的圭璧。指虽然残缺却是很珍贵的东西。
[出处] 宋 楼钥《跋傅梦良所藏山谷书渔父诗》:“书既刊诸石,此虽仅得三分之一,残圭断璧要自可宝。”
[拼音] duàn yǔ cán yún
[释义] 比喻男女恩爱中绝,欢情未能持续。
[出处] 清·洪昇《长生殿·献发》:“想春游春,从晓和昏,岂知有断雨残云。”
[拼音] duàn xián zài xù
[释义] 断弦:指丧妻;续:连接。比喻男子妻死后再娶
[出处] 明·熊龙峰《四种小说·张生彩鸾灯传》:“二人缺月重圆,断弦再续,大喜不胜。”
[拼音] mù duàn fēi hóng
[释义] 断:断绝;鸿:鸿雁。目送大雁飞去,直到看不见。形容离别的悲凄之情
[出处] 明·无名氏《鸣凤记·邹慰夏孤》:“此情未语泪先溶,自今别去,目断飞鸿。”
[拼音] néng móu shàn duàn
[释义] 善:擅长;断:决断。形容人能不断思考,并善于判断。
[出处] 晋 陆机《辨亡论》上:“畴咨俊茂,好谋善断。”
[拼音] niān duàn zī xū
[释义] 髭:嘴上边的胡子。频频搓转胡子,以致搓断了几根。形容写诗时反复推敲的情态。
[出处] 曾朴《孽海花》第35回:“因为这种拈断髭须的音调,在这个书斋里,不容易听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