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 chū wén rù wǔ
[释义] 谓文武兼备。
[出处] 唐·刘禹锡《寄毗陵杨给事》诗之一:“好著櫜鞬莫惆怅,出文入武是全才。”
[拼音] wén zhāng xiǔ lǎo
[释义] 工于文章的老前辈。
[出处] 《新唐书·李峤传》:“李峤富才思,然其仕前与王勃、杨盈川接,中与崔融、苏味道齐名,晚诸人没,而为文章宿老,一时学者取法焉。”
[拼音] wén tōng cán jǐn
[释义] 比喻剩下不多的才华。典出《南史·江淹传》。南朝梁江淹,字文通,年轻时就很有才华。传说他晚年梦见晋张协对他说:“前以一匹锦相寄,今可见还。”江淹把几尺残锦奉还,张大怒说:“那得割截都尽。”江淹的文才从此大不如前。
[出处] 典出《南史·江淹传》。南朝梁江淹,字文通,年轻时就很有才华。传说他晚年梦见晋张协对他说:“前以一匹锦相寄,今可见还。”江淹把几尺残锦奉还,张大怒说:“那得割截都尽。”江淹的文才从此大不如前。
[拼音] wén shàn diāo lóng
[释义] 雕龙:擅长写文章。文章写得很出色
[出处] 《北史·薛橙传论》:“橙并学称该博,文擅雕龙,或挥翰凤池,或著书麟阁,咸居禄位,各逞琳琅。”
[拼音] gū wén duàn jù
[释义] 指片断、孤立的文句。
[出处] 鲁迅《〈古小说钩沉〉序》:“《庄子》举宋鈃之言,孤文断句,更不能推见其旨。”
[拼音] gū wén zhī yì
[释义] 指零碎的文字材料。
[出处] 清·龚自珍《〈春秋决事比〉自序》:“斯时通古今者起,以世运如是其殊科,王与霸如是其殊统;考之孤文只义之仅存,而得之乎出没隐显之间;……竹帛烂,师友断,疑信半;为立德、适道、达权之君子,若此其难也。”
[拼音] jiào wǔ lùn wén
[释义] 较:比较,评论。评论武艺,谈论文章。
[出处] 清·夏敬渠《野叟曝言》第四十七回:“此书讲道学,筹经济谈天测地,较武论文,无不原原本本,穷极要妙,此其本领之大也。”
[拼音] xiū wén yǎn wǔ
[释义] 演:演习。操演兵马,修明文教。指文武并重
[出处] 清·钱彩《说岳全传》第15回:“终日修文演武,讲论兵机战法。”
[拼音] kàn wén lǎo yǎn
[释义] 形容评论文章的高手
[出处] 清·李汝珍《镜花缘》第56回:“如品论讹错,以后再不敢自居看文老眼。”
[拼音] kàn wén jù yǎn
[释义] 形容评论文章的高手
[出处] 清·李汝珍《镜花缘》第56回:“现在看文巨眼,应推印伯伯当代第一。”
[拼音] wǔ wén wǎng fǎ
[释义] 玩弄文辞,巧用法令,以达到邪恶的目的
[出处] 清·李绿园《歧路灯》第106回:“稽查书办,没有一个不舞文枉法。”
[拼音] wén zhāng xīng dòu
[释义] 是文章之冠首,形容人文章写得漂亮,超群出众。
[出处] 元·魏初《满江红·为双溪丞相寿》词:“元自有,谈天口,初不负,经纶手,更诗书万卷,文章星斗。”
[拼音] wén zhāng zōng gōng
[释义] 为人所宗的文章高手。
[出处] 《颜氏家藏尺牍·曾处士灿》:“以先生为文章宗工,景仰已非一日。”
[拼音] wǔ yǎn wén xiū
[释义] 文治已实行,武备已停止。形容天下太平。亦作“文修武偃”。
[出处] 明汤显祖《还魂记 榜下》:“正此引奏,前日先生看定状元试卷,蒙圣旨武偃文修,今其时矣!”
[拼音] shēn wén fù huì
[释义] 见“深文傅会”。
[出处] 《明史·徐石麟传》:“当是时,帝以威刑驭下,法官引律,大抵深文附会,予重比。”
[拼音] shēn wén jùn fǎ
[释义] 犹言严刑峻法。
[出处] 《北齐书·李维廉传》:“显祖尝召见,问以治方,语及政刑宽猛,帝意深文峻法,稚廉固以为非,帝意不悦。”
[拼音] tōng wén dá lǐ
[释义] 谓有学问懂礼仪。
[出处] 清·荻岸山人《平山冷燕》第七回:“况甥女虽系一小小村女,然读书识字,通文达礼,有才有德,不减古之列女,岂有上以白壁之姿,下就青衣之列?”
[拼音] tuò dì chéng wén
[释义] 形容文思敏捷。唐冯贽《云仙杂记》有“唾地成文”一目,赞李贺云:“有人谒李贺,见其久而不言,唾地者三,俄而成文三篇。”
[出处] 唐·冯贽《云仙杂记》有“唾地成文”一目,赞李贺云:“有人谒李贺,见其久而不言,唾地者三,俄而成文三篇。”
[拼音] tú chén kōng wén
[释义] 陈:陈述。指只说空话,并不实行
[出处] 汉·桓宽《盐铁论·非鞅》:“言之非难,行之为难,故贤者处实而效功,亦非徒陈空文而已。”
[拼音] tóng wén gòng guī
[释义] 见“同文共轨”。
[出处] 南朝·梁·江淹《恨赋》:“削平天下,同文共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