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您找到41个与“”相关的成语:
  • 以毒

    [拼音] yǐ dú gōng dú
    [释义] 攻:治。用毒药治病毒。喻指用对方使用的厉害手段制服对方。
    [出处] 宋 罗泌《路史 有巢氏》:“而劫痼改积,巴菽殂葛犹不得而后之以毒攻毒,有至仁焉。”
  • 自破

    [拼音] bù gōng zì pò
    [释义] 不用攻击;自己就破灭了。多指不正确的理论或谣言未经批驳;就露出破绽;站不住脚了。
    [出处] 唐 顾德章《上中书门下及礼院详议东都太庙修废状》:“是有都立庙之言,不攻而自破矣。”
  • 无不克

    [拼音] gōng wú bù kè
    [释义] 克:攻下。没有攻占不下来的。形容力量无比强大。
    [出处] 清 百一居士《壶天录》上卷:“古来战无不胜,攻无不克,端赖吾能用兵之将,求之于今,邈不可得。”
  • 为守

    [拼音] yǐ gōng wéi shǒu
    [释义] 以:凭借;用。用主动进攻的战略作为积极防御的措施。
    [出处] 宋 陈亮《酌古论 先主》:“且吾又闻之,用兵之道,有攻法,有守法,此用兵之常也;以攻为守,以守为攻,此兵之变也。”
  • 其不备

    [拼音] gōng qí bù bèi
    [释义] 趁敌人没有防备的时候;突然发动进攻。备:防备。其:他们。
    [出处] 孙武《孙子 计篇》:“攻其无备,出其不意。此兵家之胜,不可先传也。”
  • 大举进

    [拼音] dà jǔ jìn gōng
    [释义] 大举:重大的行动。大规模出兵,向敌方进攻
    [出处] 蔡东藩《民国通俗演义》第133回:“因吴佩孚此时目光,已从军事移到政治方面,也不大举进攻。”
  • 倒算

    [拼音] fǎn gōng dǎo suàn
    [释义] 指被打倒的阶级敌人或反动势力纠集起来向革命人民进行反扑报复。
    [出处] 丁玲《在严寒的日子里》第四章:“哪里只是当干部的才受压迫,才怕地主反攻倒算,才要躲出去。”
  • 他山

    [拼音] tā shān gōng cuò
    [释义] 比喻拿别人的长处,补救自己的短处。
    [出处] 《诗经·小雅·鹤鸣》:“他山之石,可以为错。”
  • 内外夹

    [拼音] nèi wài jiā gōng
    [释义] 从里、外两方面配合同时进攻。
    [出处] 元·郑廷玉《楚昭公》第一折:“那其间内外夹攻,方能取胜。”
  • 城略地

    [拼音] gōng chéng lüè dì
    [释义] 略:掠夺。攻打城市,掠夺土地。
    [出处] 西汉 刘安《淮南子 兵略训》:“攻城略地,莫不降下。”
  • 群起

    [拼音] qún qǐ gōng jī
    [释义] 很多人一起反对、指责
    [出处] 梁启超《违制论》:“若其大臣而有假制诏以为护符者耶,则举国群起而攻之。”
  • 里外夹

    [拼音] lǐ wài jiā gōng
    [释义] 从里、外两方面配合同时进攻。
    [出处] 《新五代史 吴越世家》:“乃取其军号,内外夹攻,号令相应,淮人以为神,遂人败之。”
  • 贫病交

    [拼音] pín bìng jiāo gōng
    [释义] 见“贫病交迫”。
    [出处] 宋·陈亮《与王季海丞相书》:“入春以来,贫病交攻,更无一日好况。”
  • 城夺地

    [拼音] gōng chéng duó dì
    [释义] 攻:攻打,进攻。攻打城市,掠夺土地
    [出处] 清·褚人获《隋唐演义》第87回:“那二十四员番将,又必各有跟随的番汉军士,共计当有万余人,行动与攻城夺地者何异!”
  • 其无备

    [拼音] gōng qí wú bèi
    [释义] 其:代词,指敌人。趁敌人还没有防备时进攻。
    [出处] 孙武《孙子 计篇》:“攻其无备,出其不意。”
  • 掠地

    [拼音] lüè dì gōng chéng
    [释义] 夺取地盘,攻战城池。形容向敌方进攻。
    [出处] 明·无名氏《精忠记·应诏》:“勤王报国应无惮,掠地攻城也畏难。”
  • 以长

    [拼音] yǐ cháng gōng duǎn
    [释义] 利用自己的长处去攻击别人的短处
  • 驱羊

    [拼音] qū yáng gōng hǔ
    [释义] 驱:赶。驱赶羊群去进攻老虎。形容以弱敌强,力量悬殊,必遭覆灭。
    [出处] 《史记·张仪列传》:“且夫为从者,无以异于驱群羊而攻猛虎,虎之与羊不格明矣。今王不与猛虎而与群羊,臣窃以为大王之计过也。”
  • 首尾夹

    [拼音] shǒu wěi jiā gōng
    [释义] 夹:从两个相反方面来的。前后两方面同时攻击
    [出处] 清·褚人获《隋唐演义》第90回:“乾佑遣将,率精骑数万,从山南转出官军之后,首尾夹攻,官军骇乱,大败而奔。”
  • 守同盟

    [拼音] gōng shǒu tóng méng
    [释义] 原指国与国之间订立盟约,战时彼此联合进攻或防卫。现多指坏人互相订约,为掩盖罪恶而一致行动。
    [出处] 清 梁启超《中国外交方针私议》:“日本既与英结英日同盟,及日俄战役方酣,又与韩结日韩攻守同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