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 gǎi è xíng shàn
[释义] 不再做恶,转做好事。
[出处] 宋 张君房《云笈七签》第九十一卷:“夫欲修学,熟寻此文,改恶行善,速登神仙。”
[拼音] lěi jiào bù gǎi
[释义] 多次教育,仍不改正。
[拼音] gǎi míng huàn xìng
[释义] 改换了原来的姓名。
[出处] 宋 朱熹《答孙敬甫》:“不必如此隐讳遮藏,改名换姓,欲以欺人,而人不可欺。”
[拼音] fān rán gǎi tú
[释义] 迅速改变过来,另作打算
[出处] 晋 陈寿《三国志 蜀志 吕凯传》:“将军若能翻然改图,易迹更步,古人不难追,鄙土何足宰哉!”
[拼音] gǎi guò qiān shàn
[释义] 改正错误,变成好的。指去恶就善。
[出处] 《周易 益》:“君子以见善则迁,有过则改。”
[拼音] miàn bù gǎi róng
[释义] 谓脸色不改变。形容遇到危难时,镇定自若。
[出处] 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23回:“吉平面不改容,略无惧怯。”
[拼音] gèng míng gǎi xìng
[释义] 见“变名易姓”。
[出处] 元·关汉卿《哭存孝》第二折:“诈传着阿妈将令,着存孝更名改姓,调唆的父亲生嗔,要了头也是干净。”
[拼音] gǎi huàn mén tíng
[释义] 见“改换门闾”。
[出处] 老舍《四世同堂》九四:“如今长期失业在家,回英国府的希望越来越渺茫了,得早日改换门庭,另找洋主子才好。”
[拼音] fēng yǔ bù gǎi
[释义] 比喻处于恶劣环境中不变其节操。
[出处] 《诗经 郑风 风雨序》:“《风雨》,思君子也。乱世则思君子不改其度焉。”
[拼音] gǎi huàn jiā mén
[释义] 提高家庭的社会地位。
[出处] 元·王仲文《救孝子》第一折:“若到阵上一战成功,但得一官半职,改换家门,可也母亲训子有功也。”
[拼音] zhāo wén xī gǎi
[释义] 早晨闻过,晚上即改正。形容改正错误之迅速。
[出处] 《晋书 周处传》:“古人贵朝闻夕改。君前涂尚可,且患志之不立,何忧名之不彰?”
[拼音] qiān shàn gǎi guò
[释义] 谓改正过失而向善。
[出处] 宋·朱熹《朱子语类》:“迁善改过,是修德中紧要事。”
[拼音] gèng xián gǎi zhé
[释义] 见“更弦易辙”。
[出处] 明·宋濂《谕安南国诏》:“揆于大义,必讨无赦。如或更弦改辙,择日臤亲贤命而立之,庶几可赎前罪。”
[拼音] gēng xìng gǎi míng
[释义] 更:改变。指改换原来的姓名
[出处] 清·吴敬梓《儒林外史》第八回:“自此更姓改名,削发披淄去了。”
[拼音] gǎi guò zuò xīn
[释义] 指毫无保留地改正过错。同“改过自新”。
[出处] 元 施惠《幽闺记 会赦更新》:“陀满兴福,父母妻儿都杀戮,逃命潜奔,哨聚山林暂隐身,心阑意卸,天幸遭逢颁大赦,改过作新,作个清平无事人。”
[拼音] fēng yí sú gǎi
[释义] 移:改变。转移风气,改变习俗
[出处] 晋·李氏《先贤行状》:“迁济阴太守,以德让为政,风移俗改。”
[拼音] fān rán gǎi huǐ
[释义] 翻然:回飞的样子,形容转变很快;悔:悔恨。形容很快认识到过错而悔改
[出处] 宋·黄榦《答梁宁翁书》:“一旦翻然改悔,而欲为善,顾亦何所不可。”
[拼音] gǎi yuán yì zhé
[释义] 辕:车辕;辙:车走过的痕迹,借指道路。改变车辕的方向,走新的路。比喻改变原来的态度和做法。
[出处] 宋·魏庆之《诗人玉屑·张秦》:“其初改辕易辙,如枯弦敝轸,虽成声而跌宕不满人耳;少焉遂使师旷忘味,钟期改容也。”
[拼音] zhī guò néng gǎi
[释义] 认识到自己错了就能够改正。
[出处] 《论语 子罕》:“过则勿惮改。”南朝 梁 周兴嗣《千字文》:“知过必改,得能莫忘。”
[拼音] biàn fēng yì sú
[释义] 指改变旧的风气和习俗。
[出处] 汉 王符《潜力夫 论三式》:“故凡欲变风改俗者,其行赏罚者也,必使足惊心破胆,民乃易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