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 pān téng lǎn gě
[释义] 手拉葛藤向上。形容在险峻的山路上攀登。亦作“攀藤附葛”。
[出处] 元·无名氏《暗度陈仓》第三折:“峨嵋岭下,攀藤揽葛采樵人。”
[拼音] pān téng fù gě
[释义] 攀附着藤葛前进。极言道路艰难。
[出处] 明·施耐庵《水浒传》第108回:“解宝领一支军,攀藤附葛,爬山越岭。”
[拼音] pān huā wèn liǔ
[释义] 见“攀花折柳”。
[出处] 明·陆采《明珠记·写诏》:“殷勤领命到荒山,心事未相关;攀花问柳,勾莺引燕,方寸心间。”
[拼音] fù yì pān lín
[释义] 同“攀龙附凤”。
[出处] 《北史·孙腾斛律羡等传论》:“位非宠进,功籍势成,附翼攀鳞,郁为佐命之首。”
[拼音] fèng fù lóng pān
[释义] 汉扬雄《法言·渊骞》:“攀龙鳞,附凤翼。”后以“凤附龙攀”谓依附帝王权贵建功立业。
[出处] 汉·扬雄《法言·渊骞》:“攀龙鳞,附凤翼。”
[拼音] tuō fèng pān lóng
[释义] 犹言攀龙附凤。比喻依附帝王、权贵。
[出处] 晋·陈寿《三国志·蜀志·扬戏传》:“宗计于朝,或异或同,敌以乘衅,家破人亡。乖道反德,托凤攀龙。”
[拼音] pān jīn lǎn gǔ
[释义] 谈今说古。谈话的内容兼及古今
[出处] 元·周文质《斗鹌鹑·咏小卿》套曲:“释卷挑灯,攀今览古。”
[拼音] pān gāo yè guì
[释义] 攀:攀附;谒:进见。攀附结交地位高贵的人
[出处] 明·汤显祖《牡丹亭·遇母》:“嫁寒儒客店里孤栖,又著他攀高谒贵。”
[拼音] pān lóng fù jì
[释义] 攀:攀附;骥:好马。比喻攀附圣贤,归附俊杰。
[出处] 《三国志 吴志 吴主孙权传》:“此言之诚,有如大江。”裴松之注引《魏略 孙权与浩周书》:“当垂宿念,为之先后,使获攀龙附骥,永自固定。其为分惠,岂有量哉!”
[拼音] pān gāo jiē guì
[释义] 谓攀附结交高贵的人。
[出处] 元·李行道《灰阑记》第一折:“不是我攀高接贵,由他每说短论长。”
[拼音] fù jì pān lín
[释义] 比喻追随有名望的人左右,依附其成名
[出处] 宋 释惠洪《代夏均甫宴人致语》诗:“青天白日心常在,附骥攀龙志未摧。”
[拼音] lóng pān fèng fù
[释义] 犹言攀龙附凤。
[出处] 明·李东阳《太白行》:“龙攀凤附不自由,何乃弃君来事雠,危言逆耳谁为谋?”
[拼音] hú mèi yuán pān
[释义] 像狐狸那样善于迷惑人,像猿猴那样善于攀高。比喻不择手段地追求名利。
[出处] 明 刘体乾《财用诎乏恳乞圣明节省疏》:“其间狐媚猿攀,途辙不一;蝇营狗窃,窠臼且多,臣不能悉奉。”
[拼音] pān jīn bǐ xī
[释义] 用今人与历史上的古人相比
[出处] 明·汤显祖《南柯记·系帅》:“你攀今比昔!那樊将军他殢酒把鸿门碎,关大王面赤非干醉。”
[拼音] pān yuán kòu mǎ
[释义] 攀:牵挽;扣:套住。拉住车辕牵住马匹。形容热情挽留,不肯放行
[出处] 《东观汉记》:“第五伦为会稽太守,为事征,百姓攀辕扣马呼曰:‘舍我何之?’”
[拼音] pān yún zhuī yuè
[释义] 攀:攀附。攀援青云而上天。比喻仕宦登进
[出处] 三国·魏·曹植《苦思行》诗:“我心何踊跃,思欲攀云追。”
[拼音] pān yán fù rè
[释义] 犹言趋炎附势。
[拼音] pān lóng xiù fèng
[释义] 犹言攀龙附凤。
[拼音] gāo fèng pān lóng
[释义] 犹言攀龙附凤。比喻依附帝王、权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