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 bù zú guà chǐ
[释义] 不足:不值得;挂齿:说起;提到;挂在口上。不值得在口头上一提。用于对人表示轻蔑;也用于对己表示自谦。也作“不足齿数”。
[出处] 西汉 司马迁《史记 叔孙通传》:“此皆群盗,鼠窃狗盗耳,何足置之齿牙间?”
[拼音] qiān cháng guà dù
[释义] 牵扯感情的事情在心头缠绕。形容非常挂念;不放心。
[出处] 明 冯梦龙《喻世明言》:“起手时,牵肠挂肚;过后去,丧魄销魂。”
[拼音] yī sī bù guà
[释义] 原为佛家语;比喻没有尘世俗念的丝毫牵挂。现形容赤身裸体。
[出处] 宋 黄庭坚《僧景宗相访寄法王航禅师》:“一丝不挂鱼脱渊,万古同归蚁旋磨。”
[拼音] wú qiān wú guà
[释义] 形容没有拖累;非常放心。
[出处] 清 石玉昆《三侠五义》第61回:“北侠原是无牵无挂之人,不能推辞,同上茉花村去了。”
[拼音] hé zú guà chǐ
[释义] 挂齿:放在嘴里说。有什么值得说的呢?形容不值一提。原带有轻蔑意;现表示客套的话语。
[出处] 东汉 班固《汉书 叔孙通传》: “此特群盗鼠窃狗盗,何足置齿牙间哉?”
[拼音] yī wú qiān guà
[释义] 指没有任何挂念的人和事
[出处] 清·夏敬渠《野叟曝言》第二回:“他横竖是单枪独马,一无牵挂,当下由杭赴苏,寻着了那位帮带。”
[拼音] guà yī lòu wàn
[释义] 只说到一点;漏掉极多。形容列举不全;漏掉极多。
[出处] 唐 韩愈《南山》诗:“团辞试提挈,挂一念万漏。”
[拼音] guà guān guī qù
[释义] 冠:帽子,这里指官帽。把官帽取下挂起来。比喻辞官回家。
[出处] 《后汉书·逢萌传》:“时王莽杀其子宇,萌谓友人曰:‘三纲绝矣!不去,祸将及人。即解冠挂工都城门归,将家属浮海,客于辽东。”
[拼音] jīn bǎng guà míng
[释义] 见“金榜题名”。
[出处] 元·秦简夫《剪发待宾》第二折:“直等的俺孩儿金榜挂名时,那其间新婚燕尔。”明·冯梦龙《警世通言》第十七卷:“若要洞府花烛夜,必须金榜挂名时。”
[拼音] xuán cháng guà dù
[释义] 形容挂念之深切。
[出处] 明·施耐庵《水浒传》第四十二回 “只为父亲这一事,悬肠挂肚,坐卧不安。”
[拼音] pī hóng guà lǜ
[释义] 披:穿着。穿着鲜艳的服装或带有喜庆气氛的装饰
[出处] 清·李百川《绿野仙踪》第54回:“你这臭淫妇,平白里又不赴席,又不拜年,披红挂绿是为什么?”
[拼音] pī hóng guà cǎi
[释义] 披红绸和彩帛,以示荣宠、慰劳或喜庆
[出处] 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54回:“随行五百军士,俱披红挂彩,入南郡买办物件。”
[拼音] xīn wú guài ài
[释义] 挂碍:牵挂。原为佛教用语,指内心没有任何牵挂。
[出处] 唐 玄奘《般若波罗多心经》:“心无挂碍:无挂碍,故无有恐怖,这离颠倒梦想。”
[拼音] wú guà wú ài
[释义] 见“无罣无碍”。
[出处] 明·吴承恩《西游记》第四回:“他才遂心满意,喜地欢天,在于天宫快乐,无挂无碍。”
[拼音] fēng dāo guà jiàn
[释义] 比喻运动员结束竞技生涯,不再参加正式比赛。
[出处] 《羊城晚报》1984.8.25:“中国女排完成‘三连冠’伟业之后,队伍将作小的调整。据悉二十七岁的老大姐周晓兰和队长张蓉芳将要封刀挂剑。”
[拼音] guà dēng jié cǎi
[释义] 悬挂红灯,系结彩绸。表示喜庆。
[出处] 《荡寇志》第一一六回:“到了那日,鼓乐喧天,挂灯结彩,说不尽那绵绣荣华,一段富贵。”
[拼音] guà dù qiān cháng
[释义] 极言牵挂,挂念。
[出处] 《白雪遗音·岭儿调·从别后》:“从别后……心儿里挂肚牵肠,废寝忘食。”
[拼音] qiān xīn guà cháng
[释义] 牵肠挂肚
[拼音] guà xí wéi mén
[释义] 汉初丞相陈平,好读书,在未发迹时,家里很穷,挂着破席子当门。见《史记·陈丞相世家》。后以“挂席为门”指隐士居处。亦形容贫穷或居处简陋。
[出处] 《史记·陈丞相世家》载:汉初丞相陈平,好读书,在未发迹时,家里很穷,挂着破席子当门。
[拼音] guà dù qiān xīn
[释义] 牵:牵挂。形容忧虑不安的心情。
[出处] 元·王元鼎《雁传书》套曲:“从今,再不去梦里搜寻,再不去愁中加病,再不去挂肚牵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