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 diu1 sān lā sì
[释义] 见“丢三落四”。
[出处] 刘白羽《一个温暖的雪夜》:“老是这样死活不顾,老是这样丢三拉四,这毛病什么时候能改改!”
[拼音] ruǎn bù lā dā
[释义] 耷:松弛地下垂。指软弱无力,松弛下垂
[出处] 熊召政《张居正》第三卷第七回:“她伸手去吴和胯下抓住软不拉塌的‘小鸡鸡’,狠命一拽。”
[拼音] héng tuō shù lā
[释义] 犹横拖倒拽。
[出处] 陆文夫《荣誉》:“可是文教委员是个大块头,打篮球的一等好手,横拖竖拉地就把方巧珍顶到大礼堂门口。”
[拼音] pǎo dù lā xī
[释义] 泻肚,拉肚子
[拼音] tuī sān lā sì
[释义] 推:推诿。找各种借口推托、阻挠
[出处] 清·曹雪芹《红楼梦》第62回:“好生给姨太太捶腿。要茶要水,别推三拉四的。”
[拼音] bàn bàn lā lā
[释义] 不完整;未全部完成的。
[出处] 朱自清《论说话的多少》:“最麻烦的是人多的时候,说得半半拉拉的,大家或者交头接耳说他们自己的私话,或者打盹儿,或者东看看西看看,轻轻敲着指头想别的,或者勉强打起精神对付着你。”
[拼音] lā xiǔ cuī kū
[释义] 同“摧枯拉朽”。
[出处] 《旧五代史·唐书·庄宗纪》:“以吾愤激之众,击彼骄惰之师,拉朽摧枯,未云其易,解围定霸,在此一役。”
[拼音] lā sān chě sì
[释义] 指谈话或议论牵扯无关的人或事。
[出处] 清 曹雪芹《红楼梦》第46回:“愿意不愿意,你也好说,犯不着拉三扯四的。”
[拼音] lā dōng bǔ xī
[释义] 多指欠债,借东家还西家,左支右绌
[拼音] lā pí tiáo
[释义] 从中牵线,拉拢男女搞不正当关系
[出处] 清·韩邦庆《海上花列传》第15回:“实夫方知是拉皮条的,笑置不理。”
[拼音] lā kū shé xiǔ
[释义] 同“摧枯拉朽”。
[出处] 宋·文莹《玉壶清话》第七卷:“食罢,将战,伦举兵一鏖,如拉枯折朽。”
[拼音] cuī kū lā fǔ
[释义] 见“摧枯折腐”。
[出处] 《三合会讨满清檄文》:“摧枯拉腐,破釜沉舟。”
[拼音] cuī xiǔ lā kū
[释义] 见“摧枯拉朽”。
[出处] 清·昭槤《啸亭杂录·江阴口谈之诬》:“国初豫通王下江南时,所至摧朽拉枯,无不立下。”
[拼音] lā bǎi cuī cáng
[释义] 拉:摧折;捭:两手排击;摧藏:挫伤。指摧伤挫折。
[出处] 晋·左思《吴都赋》:“莫不衄锐挫芒,拉捭摧藏。”
[拼音] lā xián sàn mèn
[释义] 说闲话,闲聊解闷。
[出处] 明·吴承恩《西游记》第九十五回:“拉闲散闷耍子而已。”
[拼音] chě xiān lā yān
[释义] 犹扯篷拉纤。
[出处] 清·西周生《醒世姻缘传》第五回:“晁书、晁凤也只道胡旦的外公,不过在京中扯纤拉烟,寻常门户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