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 fú xiù ér qù
[释义] 拂袖:甩袖子;表示生气。一甩袖子就走了。形容因言语不合很生气。
[出处] 宋 释道原《景德传灯录》第12卷:“师云:‘侍者收取。’明拂袖而去。”
[拼音] fú xiù ér guī
[释义] 拂袖:甩袖子,表示意志已决。指毫无留恋,回到家乡归隐。
[出处] 元·周文质《斗鹌鹑·自悟》套曲:“您都待重裀而卧,列鼎而食,不如我拂袖而归。”
[拼音] fú xiù ér qǐ
[释义] 拂袖:甩袖子,表示生气。形容很生气,一甩袖子就走了
[出处] 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60回:“操先见张松人物猥琐,五分不喜;又闻语言冲撞,遂拂袖而起,转入后堂。”
[拼音] fú yī ér qù
[释义] 形容很生气,一甩袖子就走了
[出处] 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方正》:“子敬瞋目曰:‘远惭荀奉倩,近愧刘真长。’遂拂衣而去。”
[拼音] fú yī yuǎn qù
[释义] 拂衣:振衣而去。振衣远远离去。指归隐
[出处] 《新五代史·一行·郑遨传》:“见天下已乱,有拂衣远去之意。”
[拼音] fǎ jiā bì shì
[释义] 拂:通“弼”。法家:明法度的大臣;拂士:辅弼之士。指忠臣贤士。
[出处] 《孟子·告子下》:“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拼音] fēn huā fú liǔ
[释义] 见“分花约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