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 tiān dǎ léi jī
[释义] 雷击:雷电杀伤。比喻不得好死
[出处] 清·李绿园《歧路灯》第65回:“小人若是哄老爷,小人叫天打雷击了。”
[拼音] yǔ dǎ lí huā
[释义] 比喻零乱不堪的狼狈情景
[出处] 南宋·李重元《忆王孙·春词》词:“欲黄昏,雨打梨花深闭门。”
[拼音] zuān tiān dǎ dòng
[释义] 比喻利用一切机会投机钻营。
[出处] 清 曾朴《孽海花》第22回:“那边渔阳伯与郭掌柜摩拳擦掌的时候,正这边庄稚燕替章凤孙钻天打洞的当儿。”
[拼音] dǎo dǎ yī wǎ
[释义] 犹言倒打一耙。
[出处] 老舍《骆驼祥子》七:“先生并没说什么呀,你别先倒打一瓦!”
[拼音] dǎ zuǐ xiàn shì
[释义] 打嘴:打嘴巴。指丢人现眼
[出处] 清·曹雪芹《红楼梦》第六回:“你我这样嘴脸,怎么好到他门上去?只怕他那门上人也不肯去通报,没的去打嘴现世。”
[拼音] fā kē dǎ qù
[释义] 科:古戏曲用语;打趣:用诙谐的言语凑趣助兴。以滑稽的动作和诙谐的语言逗人发笑或拿人开玩笑
[出处] 清·颐琐《黄绣球》第15回:“那稿子是同黄通理大家参酌,中间也有发科打趣的处在。”
[拼音] dǎ mèn hú lu
[释义] 闷葫芦:比喻难猜解而令人纳闷的话或事情。指猜测令人纳闷的话事事情。
[出处] 清·曹雪芹《红楼梦》第五回:“恐把仙机泄漏,遂掩了卷册,笑向宝玉道:‘且随我去游玩奇景,何必在此打这闷葫芦。’”
[拼音] hú dǎ hǎi shuāi
[释义] 比喻经得起磕碰,不娇贵。
[出处] 清·曹雪芹《红楼梦》第七回:“比不得咱们家的孩子,胡打海摔的惯了的。”
[拼音] dǎ gǔn sā pō
[释义] 躺倒在地上打滚,嘴里骂着泼辣的话。亦作“撒泼打滚”。
[出处] 清·曹雪芹《红楼梦》第60回:“芳官挨了两下打,哪里肯依,便打滚撒泼的哭闹起来。”
[拼音] dǎ pò mí guān
[释义] 指打掉思想上的迷惘。
[出处] 清·文康《儿女英雄传》第21回:“既然打破迷关,若不及早回头,定然皇天不佑。”
[拼音] míng qiāo míng dǎ
[释义] 指人说话直接与做事率直,不搞背后动作
[拼音] dǎ rén mà gǒu
[释义] 对人滥打乱骂,摆尽威风。
[出处] 清·曹雪芹《红楼梦》第69回:“秋桐见贾琏请医调治,打人骂狗,为二姐十分尽心,他心中早浸了一缸醋在内了。”
[拼音] tóng dǎ tiě zhù
[释义] 形容非常牢靠、稳固。
[出处] 张恨水《啼笑姻缘》第七回:“现在只要你把书念的好好儿的,让大爷乐了,你的终身大事就是铜打铁铸的了。”
[拼音] piě dāi dǎ duò
[释义] 装呆作痴。
[出处] 明 高明《琵琶记 牛小姐谏父》:“撇呆打堕,早被那人瞧破。要同归知爹肯幺?料他每,不见许。”
[拼音] shàng xià dǎ liàng
[拼音] cuō kē dǎ yù
[释义] 犹言插科打诨。
[拼音] dǎ sǐ hǔ
[释义] 比喻抨击已失威势的人。
[拼音] dǎ hǔ láo lóng
[释义] 犹言打凤牢龙。
[拼音] xiàn zhōng bù dǎ
[释义] 比喻有现成的东西却不加利用。
[拼音] xiàn zhōng fú dǎ
[释义] 见“现钟不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