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 dǎ dìng zhǔ yì
[释义] 下定决心,抉择做什么事
[出处] 曾朴《孽海花》第七回:“打定主意,就把自己狎妓旷职的缘由,详细叙述,参了一本,果然奉旨革职。”
[拼音] dǎ tuì táng gǔ
[释义] 退堂:指古代封建官吏坐堂问事完毕。封建官吏在退堂前;差役要打退堂鼓;表示停止办公或审理案件结束。现比喻跟人共同做事时中途退出。也比喻遇到困难或问题时;向后退缩。
[出处] 元 关汉卿《窦娥冤》第二折:“左右,打散堂鼓,将马来,回私宅去也。”
[拼音] jī fēi dàn dǎ
[释义] 鸡飞走了;蛋也打碎了。比喻两头都没顾上;造成双重损失。
[出处] 周骥良《吉鸿昌》:“只要他一进关抄了咱们的后路,那就鸡飞蛋打,不可收拾了。”
[拼音] dǎ luò shuǐ gǒu
[释义] 比喻继续打击已经失败的坏人。
[出处] 瞿秋白《序言》:“鲁迅的著名的‘打落水狗’真正是反自由主义,反妥协主义的宣言。”
[拼音] dǎ xiǎo bào gào
[释义] 暗地里向领导反映别人问题
[出处] 梁实秋《槐园梦忆》:“这时候有人向香山慈幼院的院长打小报告:‘程季淑不久要结婚了,下半年的聘书最好不要发给她。’”
[拼音] líng dǎ suì qiāo
[释义] 指一项工作不能有计划的一气完成;而是断断续续地去做。也指零星消灭。
[出处] 胡天培《山村新人》:“他就指使他的两个兄弟,零打碎敲地把粮食运出去,以高价出售。”
[拼音] dǎ gōng zuò yī
[释义] 打躬:两手向上合抱;作揖:合手向下行礼。指旧时男子见面恭敬行礼;也形容恭顺的样子。
[出处] 清 曹雪芹《红楼梦》:“薛蟠连忙打躬作揖赔不是。”
[拼音] dǎ dào huí fǔ
[释义] 指回家
[出处] 徐贵祥《历史的天空》第12章:“将大卸几块的枪炮埋在筐下,上面盖上蓑衣,兴高采烈地打道回府。”
[拼音] dǎ gǒu kàn zhǔ
[释义] 狗有主人,打不打它,要看给其主人留不留情面。比喻处理坏人下事要顾全其后台的情面。
[出处] 明·兰陵笑笑生《金瓶梅词话》第七十九回:“不知原来家中大小姐这等暴躁性子,就是打狗也看主人面。”
[拼音] dǎ jiā jié shè
[释义] 舍:居住的房子。成群结伙地到别人家里;用暴力抢夺财物。
[出处] 元 武汉臣《玉壶春》第四折:“见俫子撅天扑地,不弱如打家劫舍杀人贼。”
[拼音] dǎ qíng mà qiào
[释义] 情:风情;俏:俏皮;风趣。指用轻佻的语言、动作勾引挑逗。多指男女间调情。
[出处] 清 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29回:“齐巧这两天糖葫芦又没有去,王小四便打情骂俏起来。”
[拼音] dǎ sǐ lǎo hǔ
[释义] 比喻抨击已失威势的人
[出处] 鲁迅《坟 论“费厄泼赖”应该缓行》:“我以为‘打死老虎’者,装怯作勇,颇含滑稽,虽然不免有卑怯之嫌,却怯得令人可爱。”
[拼音] dǎ fān shēn zhàng
[释义] 通过行动摆脱困境或不利局面
[出处] 徐贵祥《历史的天空》第19章:“张普景是一腔热血要在政治上打个翻身仗,梁必达对他也表示充分尊重。”
[拼音] dǎ biān gǔ
[释义] 指从旁鼓吹、协助。
[出处] 鲁迅《集外集 序言》:“只因为那时诗坛寂寞,所以打打边鼓,凑些热闹。”
[拼音] kuān dǎ zhǎi yòng
[释义] 瞀打得宽裕一些,用起来节省一些。比喻作计划要留有余地。
[出处] 严明礼《我的母亲》:“出门在外,穷家富路,把这些钱带在身边,留给你宽打窄用。”
[拼音] fēng chuī làng dǎ
[释义] 狂风猛吹;巨浪拍打。比喻恶劣的环境;险要的遭遇或严峻的考验磨难。
[出处] 清 洪昇《长生殿 埋玉》:“可怜一对鸳鸯,风吹浪打,直恁的遭强霸。”
[拼音] léi dǎ bù dòng
[释义] 形容决心和意志坚定;在任何情况下也不能动摇;或形容不可改变的规定和制度。
[出处] 路遥《平凡的世界》第一卷第二章:“每天的劳动可是雷打不动的,从下午两点一直要干到吃晚饭。”
[拼音] bāo dǎ tiān xià
[释义] 包:承担全部任务,负责完成。将打天下的整个任务承担下来。常指人逞强争胜。
[出处] 《求是》1996年第17期:“这类机构并不影响各个公司、企业实施光彩事业项目,更不能包打天下。”
[拼音] dǎ tiě chèn rè
[释义] 比喻做事要抓紧时机,加速进行。
[出处] 张恨水《夜深沉》第22回:“我粗人只望说粗话,有道是打铁趁热。”
[拼音] bā zì dǎ kāi
[释义] 象“八”字那样,撇、捺向两边分开。原意是放着正路不走,却走歪门邪道。也形容门路很宽。
[出处] 宋 朱熹《与刘子澄书》:“近日因看《大学》,见得此意甚分明。圣贤已是八字打开了,但人自不领会,却向外狂走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