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 niè jiǎo niè shǒu
[释义] 同“蹑手蹑脚”。
[出处] 张天翼《春风·贝胡子》:“于是贝胡子蹑脚蹑手到窗子跟前,打冷布角里张一张院子里——空空的。”
[拼音] shǒu gāo shǒu dī
[释义] 形容用手或用一般的器皿分东西,难免多少有出入。
[拼音] zhuó lún lǎo shǒu
[释义] 斫轮:斫木制造车轮。指对某种事情经验丰富的人。
[出处] 先秦 庄周《庄子 天道》:“是以行年七十而老斫轮。”
[拼音] bié jù shǒu yǎn
[释义] 指具有独到的眼光和手法。
[出处] 清 钱谦益《序》:“德水于杜,别具手眼。”
[拼音] chì shǒu guāng quán
[释义] 赤手:空手。两手空空,一无所有。比喻无任何凭借或一无所有
[出处] 明·伏雌教主《醋葫芦》第五回:“你赤手光拳,做成偌大家计,虽然无子,尚还可图。”
[拼音] duō shǒu duō jiǎo
[释义] 指人手脚忙乱或动手动脚给人添麻烦
[拼音] dú bù shě shǒu
[释义] 舍:舍得,愿意。读书读到有兴趣时舍不得放下。
[出处] 宋·胡仔《苕溪渔隐丛话·参寥》:“爱其诗,读不舍手;属其谈,挽不听去。”
[拼音] xuān quán luǒ shǒu
[释义] 犹言揎拳裸臂。
[出处] 明·凌濛初《二刻拍案惊奇》卷十五:“江老夫妻,女儿三口,杀猪也似的叫喊,擂天倒地价哭。捕人每揎拳裸手,耀武扬威。”
[拼音] gāo xià zài shǒu
[释义] 同“高下其手”。
[出处] 宋·叶適《观文殿学士知枢密院事陈公文集序》:“同列或二心二意,高下在手,必正色力争,宁亟去,无苟徇,亦以此见排于俗。”
[拼音] gǒng shǒu tīng mìng
[释义] 拱手:双手合抱在胸前,以示敬意。恭顺地听从对方的命令,毫无反抗。
[出处] 《明史 陈九畴传》:“边臣怵利害,拱手听命,致内属番人勾连接引,以至于今。”
[拼音] gé miān liǎn shǒu
[释义] 指改恶从善,不敢恣意妄为。
[出处] 唐·独孤及《唐故太子宾客……张公遗爱碑颂》:“于是豪民猾吏,革面敛手,家有忠信,人怀耻格。”
[拼音] huí chūn miào shǒu
[释义] 妙手回春。喻人医术高明,能使垂危的人恢复健康。
[出处] 粤剧《关汉卿》第三场:“全靠大夫你回春妙手,我已经好了八九成。”
[拼音] niē jiǎo niē shǒu
[释义] 放轻手脚走路,动作小心翼翼的样子。
[出处] 明 施耐庵《水浒传》第二十一回:“唐牛儿捏脚捏手,上到楼上。”明 冯梦龙《醒世恒言》卷十三:“分付已毕,太尉便同一人过去,捏脚捏手,轻轻走到韩夫人窗前。”
[拼音] niǔ shǒu niǔ jiǎo
[释义] 身体左右扭动。形容故作娇媚或有意做作
[出处] 明·兰陵笑笑生《金瓶梅》第49回:“你们休要扭手扭脚的。”
[拼音] niē jiǎo niǎn shǒu
[释义] 捻:通“捏”。手脚动作放轻。形容行动小心轻捷
[出处] 明·施耐庵《水浒传》第四回:“门子只得捻脚捻手,把栓拽了,飞也似闪入房里躲了。”
[拼音] pián zhī shǒu zú
[释义] 见“胼手胝足”。
[出处] 康有为《大同书》甲部第二章:“农民穷苦,胼胝手足以经营之,而终岁之勤,一粒无获。”
[拼音] tuō shǒu dàn wán
[释义] 南朝梁沈约曾用谢朓“好诗圆美流转如弹丸”的话,来评王筠的诗,见《南史·王筠传》。后因以“脱手弹丸”形容诗作圆转流畅。
[出处] 南朝梁沈约曾用谢朓“好诗圆美流转如弹丸”的话,来评王筠的诗,见《南史·王筠传》。
[拼音] rén duō shǒu zá
[释义] 指动手的人多。也只人头杂的场合,东西容易散失或丢失。
[出处] 清 曹雪芹《红楼梦》第三十七回:“老太太屋里还罢了,太太屋里人多手杂,别人还可已,那个主儿的一伙子人见是这屋里的东西,又该使黑心弄坏了才罢。”
[拼音] wú suǒ cuò shǒu
[释义] 见“无所错手足”。
[出处] 《宋史·韩琦传》:“迨置市易务,而小商细民,无所措手。”
[拼音] shǒu dào niān lái
[释义] 比喻事情很容易办到。
[出处] 明 施耐庵《水浒传》第61回:“小生凭三寸不烂之舌,直往北京说卢俊义上山,如探囊取物,手到拈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