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 chéng míng chéng jiā
[释义] 树立名声,成为专家。
[出处] 《易系·辞下》:“善不积,不足以成名。”
[拼音] pèi tào chéng lóng
[释义] 搭配起来,成为完整的系统。
[出处] 《工人歌谣选 配套成龙生产高》:“搭好桥梁河好过,配套成龙生产高。”
[拼音] xiāng fǎn xiāng chéng
[释义] 相:互相。互相对立的事物可以互相促成。现在用来表示相反之事物间有着同一性。
[出处] 东汉 班固《汉书 艺文志》:“仁之与义,敬之与和,相反而皆相成也。”
[拼音] bù chéng qì
[释义] 器:指人的度量、才干。不能成为有用的器物。多用以指人气质平庸,不能有所成就,没有什么出息。有时也指不学好,自甘堕落。
[出处] 西汉 戴圣《礼记 学记》:“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
[拼音] chéng bài lì dùn
[释义] 利:锋利;顺利;钝:不锋利;不顺利。指事业的成功或失败;顺利或挫折。泛指处事的各种情况和结果。也作“成败得失”。
[出处] 三国 蜀 诸葛亮《后出师表》:“臣鞠躬尽力,死而后已,至于成败利钝,非臣之明所能逆睹也。”
[拼音] chéng shuāng zuò duì
[释义] 配成一对。
[出处] 元 无名氏《百花亭》第三折:“假若是怨女旷夫,买吃了成双作对。
[拼音] mò shǒu chéng fǎ
[释义] 见“墨守成规”。
[出处] 清·王韬《翁牖余谈·犹太古历说》:“盖用心不专,率皆墨守成法,未能推陈出新耳。”
[拼音] gōng chéng shēn tuì
[释义] 身:自身,自己。指大功告成之后,自行隐退,不再复出。
[出处] 先秦 李耳《老子》:“功成、名遂、身退、天之道。”
[拼音] xiāng yìng chéng qù
[释义] 相映:对照;趣:兴味。相互衬托着;显得很有趣味;很有意思。
[出处] 朱自清《“子夜”》:“写冯云卿等三人作公债而失败,那不过点缀点缀,取其与吴赵两巨头相映成趣,觉得热闹些。”
[拼音] jiǔ bìng chéng yī
[释义] 人病久了;也就像医生一样熟知医理药性。比喻经过多次磨难而学会解决问题的方法。
[出处] 左丘明《左传 定公十三年》:“三折肱,知为良医。”战国 楚 屈原《九间 惜育》:“九折臂而成医兮。”汉 王逸注:“言人九折臂,更历方药,则成良医。”
[拼音] zhuó zhuàng chéng zhǎng
[释义] 健康地成长
[出处] 冰心《悼念廖公》:“象征中日友好的山樱花树,已经在中国的土地上茁壮成长了!”
[拼音] shōu huí chéng mìng
[释义] 取消已公布的命令或决定。
[出处] 宋 郑兴裔《辞知庐州表》:“恭望皇帝陛下察臣之诚,鉴臣之拙,收回成命。”
[拼音] mǎ dào gōng chéng
[释义] 见“马到成功”。
[出处] 元·郑廷玉《楚昭公》第四折:“只愿你马到功成,奏凯而还。”
[拼音] chéng bài lùn rén
[释义] 论:衡量;评定。以成功或失败为评价人物的标准。
[出处] 宋 苏轼《孔北海赞序》:“世以成败论人物,故操得英雄之列。”
[拼音] chéng qiān lùn wàn
[释义] 犹言成千成万。形容数量极多。
[出处] 《镜花缘》第七一回:“你到女儿国酒楼戏馆去看,只怕异姓姐妹聚在一处的,还成千论万哩。”
[拼音] shě jǐ chéng rén
[释义] 舍:放弃;成:成就,成全。指牺牲自己,成全他人
[出处] 明·冯梦龙《醒世恒言》第一卷:“婚男嫁女,虽父母之心;舍己成人,乃高明之事。”
[拼音] hǎo mèng nán chéng
[释义] 在睡眠时,要想做个好梦也是不轻而易举的。比喻美好的幻想难以变成现实。
[出处] 宋·聂胜琼《鹧鸪天·寄李之问》:“寻好梦,梦难成;有谁知我此时情。枕前泪共帘前雨,隔个窗儿滴到明。
[拼音] huà hǔ chéng gǒu
[释义] 画老虎不成,却成了狗。比喻模仿不到家,反而不伦不类。
[出处] 《后汉书·马援传》:“效季良不得,陷为天下轻薄子,所谓画虎不成反类狗也。”
[拼音] huī hàn chéng yǔ
[释义] 挥:洒,泼。用手抹汗,汗洒下去就跟下雨一样。形容人多。
[出处] 春秋 齐 晏婴《晏子春秋 杂下九》:“齐之临淄三百闾,张袂成阴,挥汗成雨,比肩继踵而在,何为无人?”
[拼音] lǎo chéng liàn dá
[释义] 练达:指阅历多而通达人情。形容人稳重老练,通达事理。
[出处] 明 罗贯中《三国演义》第一百二十回:“杜预为人,老成练达,好学不倦,最喜欢读左秋明《春秋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