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 chū kǒu chéng zhāng
[释义] 章:篇章。话出口就能成文章。形容口才好或文思敏捷。也作“出言有章”、“脱口成章”、“出言成章”。
[出处] 西汉 司马迁《史记 滑稽列传褚少孙论》引北魏 崔浩曰:“言出口成章,词不穷竭,若滑稽之吐酒。”
[拼音] fàn làn chéng zāi
[释义] 泛滥:江河湖泊的水四处溢出。指江河湖泊的水漫溢横流;造成灾害。也比喻有害的思想言行到处传播;成为祸患。
[出处] 先秦 孟轲《孟子 滕文公上》:“洪水横流,泛滥于天下。”
[拼音] dà qì wǎn chéng
[释义] 大器:大的材料;比喻人才。原指大的材料需要长时间才能成器。后指能担当大事的人要经过长期锻炼;成名往往较晚;也用作对长期不得意的人的一种安慰。
[出处] 先秦 李耳《老子》:“大器晚成,大音希声。”
[拼音] gōng chéng míng jiù
[释义] 功:功业。就:达到。功绩取得了,名声也有了。
[出处] 《墨子·修身》:“功成名遂,名誉不可虚假。”
[拼音] chéng qún jié duì
[释义] 结成一群群;一队队。形容很多;自然给合在一起。也作“成群结伙”、“成群结伴”。
[出处] 明 罗贯中《三国演义》第95回:“忽然山中居民,成群结队,飞奔而来,报说魏兵已到。”
[拼音] chéng jiā lì yè
[释义] 成家:组成家庭;即结婚;立业:建立事业。指能独立生活或建立某种事业。
[出处] 宋 释普济《五灯会元 定山惟素山主》:“问:‘牛头未见四祖时如何?’师曰:‘成家立业。’曰:‘见后如何?’师曰:‘立业成家。’”
[拼音] lǎo chéng chí zhòng
[释义] 老成:老练成熟;持重:稳重;不轻浮。原指年老有德;后形容人阅历多;稳重有经验;态度沉稳;不轻举妄动。
[出处] 《宋史 种师中传》:“师中老成持重,为时名将,诸军自是气夺。”
[拼音] fǎn mù chéng chóu
[释义] 反目:翻转眼皮;以白眼珠瞪人。反眼相看成为仇人;指夫妻不和闹得很僵;以致互相成为仇人。也指其他原来关系非常亲密;相处十分要好的人;矛盾激化;互相对立。
[出处] 清 曹雪芹《红楼梦》:“甚致怜新弃旧,反目成仇,多着呢?”
[拼音] tiě chǔ chéng zhēn
[释义] 比喻只要有毅力;肯下苦功;事情就能成功。
[出处] 明 郑之珍《目连救母 四 刘氏斋尼》:“好似铁杵磨针,心坚杵有成针日。”
[拼音] lì dì chéng fó
[释义] 佛家劝善之语;禅宗认为人人都有佛性;只要弃恶从善;立即可以成佛。
[出处] 宋 释普济《五灯会元》:“广额正是个杀人不眨眼底汉,放下屠刀,立地成佛。”
[拼音] chéng shuāng chéng duì
[释义] 见“成双作对”。
[出处] 《儿女英雄传》第二六回:“讲到姐姐今日这喜事,不但有媒有妁,并且不请得是成双成对的媒妁,余外更多着一位月下老人。”
[拼音] chéng rén zhī měi
[释义] 成:成全;帮助;美:好事。成全别人的好事。也指帮助别人实现其美好的愿望。
[出处] 先秦 孔子《论语 颜渊》:“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
[拼音] chéng lóng pèi tào
[释义] 搭配起来,成为完整的系统。
[出处] 老舍《正红旗下》:“姑母有成龙配套的衣裳与首饰,可就是不愿出借!”
[拼音] chái láng chéng xìng
[释义] 豺:一种类似狼的凶残野兽;也叫“豺狗”。像豺狼一样凶恶残暴成了习性。
[出处] 唐 骆宾王《代李敬业传檄天下文》:“加以虺蜴为人,豺狼成性。”
[拼音] zuò guān chéng bài
[释义] 坐在一边;观察别人的成败;即对别人的成功或失败持旁观的态度。
[出处] 西汉 司马迁《史记 田叔列传》:“见兵事起,欲坐观成败;见胜者欲合从之,有两心。”
[拼音] bái shǒu chéng jiā
[释义] 没有依恃,而独立兴起的家业或事业
[出处] 周而复《上海的早晨》第一部十二:“朱延年是商人的儿子,他的福佑药房是白手成家的。”
[拼音] yī huī ér chéng
[释义] 挥:挥笔;成:成功。一动笔就写成了。形容写字、写文章、画画快。
[出处] 宋·蔡□《铁围山丛谈》:“公乃徐徐调笔而操之,顾谓客子:‘欲何字耶?’恶客即拱而答:‘某愿作龟山字尔。’公乃大笑,因一挥而成。”
[拼音] jī fēi chéng shì
[释义] 非:谬误;是:正确的东西。长期形成的谬误;久而久之被当作正确的。
[出处] 清 戴震《孟子字义疏证 原善序》:“治经之士,莫能综贯,习所见闻,积非成是,余言恐未足以振兹坠绪也。”
[拼音] diǎn tiě chéng jīn
[释义] 原指古代方士能用丹药将铁(石)点化成金子;现多比喻修改文章、绘画或摘引词句略加改动即成佳作妙语。也比喻教师善于开导学生。
[出处] 宋 黄庭坚《答洪驹父书》:“古之能为文章者,真能陶冶万物,虽取古人之陈言入于翰墨,如灵丹一粒,点铁成金也。”
[拼音] ér nǚ chéng háng
[释义] 可以把儿女排成一个行列。形容子女很多。
[出处] 唐·杜甫《赠卫八处士》:“昔别君未婚,儿女忽成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