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 tuō kǒu chéng zhāng
[释义] 出口便成文章。喻才思敏捷。
[出处] 宋·苏轼《黄州再祭文与可文》:“艺学之多,蔚如秋蒉。脱口成章,粲莫可耘。”
[拼音] wàng zǐ chéng míng
[释义] 望:盼望,希望。希望自己的子女成为有名声有地位的人物
[出处] 清·文康《儿女英雄传》第36回:“却说安老爷到了公子引见这日,分明晓得儿子已就取在前十名,大可放心了;无如望子成名,比自己功名念切,还加几倍。”
[拼音] wéi hǎo chéng qiàn
[释义] 比喻好心得不到好报,将恩作仇。
[出处] 明 冯梦龙《醒世通言》:“傍人怎知就里,见你少男少女一路同行,嫌疑之际,被人谈论,可不为好成歉,反成一世英雄之玷?”
[拼音] wèi chéng yī kuì
[释义] 犹功亏一篑。比喻功败垂成。
[出处] 春秋·鲁·孔丘《论语·子罕》:“譬如为山,未成一篑,止,吾止也。”
[拼音] zhuān yù nán chéng
[释义] 专欲:个人欲望。单凭个人意愿,事情难以办成。
[出处] 《左传·襄公十年》:“众怒难犯,专欲难成,合二难以安国,危之道也。”
[拼音] chéng suàn zài xīn
[释义] 心中早已经算计好了如何应付的办法。
[出处] 宋·孔平仲《续世说·巧艺》:“李存进欲造浮桥,军吏曰:‘河桥须竹索……今无竹石,窃虑难成。’存进曰:‘吾成算在心,必有所立。’”
[拼音] chéng qún jí dǎng
[释义] 谓一部分人结成小团体。
[出处] 《初刻拍案惊奇》卷九:“就有那一班意气相投的人,成群集党,如兄若弟往来。”
[拼音] xuè liú chéng chuān
[释义] 形容被杀的人极多
[出处] 清·钱彩《说岳全传》第41回:“打进番营来,如入无人之境,打得尸如山积,血流成川。”
[拼音] gǎi shì chéng fēi
[释义] 是:正确的,对的;非:错误的。把正确的改成错误的。指颠倒是非。
[出处] 元·岳伯川《铁拐李》第三折:“俺请受了人几文钱改是成非,似这般所为,碜可可的话取民心髓。”
[拼音] gé fán chéng shèng
[释义] 革除凡习,成为圣哲。
[出处] 南朝·梁武帝《敕舍道事佛》:“老子、周公、孔子等虽是如来弟子,而为化既邪,止是世间之善,不能革凡成圣。”
[拼音] guān zhě chéng dǔ
[释义] 见“观者如堵”。
[出处] 明·沈榜《宛署杂记·寺观》:“又见其紫衫衣衲、拽杖挂珠,交错燕市之衢,所在说法衍乐,观者成堵。”
[拼音] hún rán zì chéng
[释义] 见“浑然天成”。
[出处] 茅盾《大题小解》:“美丽的形象,应有适当的字汇来构成,这原是不错的;但二者实应同时产生,浑然自成。”
[拼音] qì wèi chéng gōng
[释义] 迄:毕竟,终究。最终也没有成功
[出处] 南朝·宋·范晔《后汉书·孔融传》:“融负其高气,志在靖难,而才疏意个,迄未成功。”
[拼音] rǎn hàn chéng zhāng
[释义] 谓提笔成文。
[出处] 明·谢榛《四溟诗话》卷二:“诗,适情之具。染翰成章,自然高妙,何必苦思以凿其真?”
[拼音] xiōng yǒu chéng lüè
[释义] 指胸有已成的策略。
[出处] 清·周亮工《黄母周宜人七轶序》:“江都天人之学,长沙治安之书,摩切已深,胸有成略,足以应当世之所求。”
[拼音] tuò dì chéng wén
[释义] 形容文思敏捷。唐冯贽《云仙杂记》有“唾地成文”一目,赞李贺云:“有人谒李贺,见其久而不言,唾地者三,俄而成文三篇。”
[出处] 唐·冯贽《云仙杂记》有“唾地成文”一目,赞李贺云:“有人谒李贺,见其久而不言,唾地者三,俄而成文三篇。”
[拼音] wān ròu chéng chuāng
[释义] 本想割肉医疮,但被割之处反成新疮。比喻行事只顾一面,结果与预想适得其反。
[出处] 宋·崔与之《辞免除四川制置使札子》:“剜肉成疮,有根本先拨之虑;张颐待哺,有樵苏后爨之忧。”
[拼音] wěi qǔ chéng quán
[释义] 指使自己受委屈,来成全别人。亦作“委曲周全”。
[出处] 明·李贽《续焚书·答骆副使》:“夫自用则不能容物,无用又不能理物,其得尔三载于滇中者,皆我公委曲成全之泽也。”
[拼音] wǔ bù chéng shī
[释义] 唐史青能五步成诗。后用以比喻才思敏捷。清沈炳震《唐诗金粉·敏悟》:“青上书自荐能诗,云:‘子建七步,臣五步之内可塞明诏。’明皇试以除夕、上元、竹火笼等诗,应口而出。上称赏,授以官。”今存《应诏赋得除夜》一首,见《全唐诗》卷一一五。
[出处] 清·沈炳震《唐诗金粉·敏悟》:“青上书自荐能诗,云:‘子建七步,臣五步之内可塞明诏。’明皇试以除夕、上元、竹火笼等诗,应口而出。上称赏,授以官。”今存《应诏赋得除夜》一首,见《全唐诗》卷一一五。
[拼音] wú wéi ér chéng
[释义] 谓不倚外力而自然有所成就。
[出处] 西汉·戴圣《礼记·中庸》:“不见而章,不动而变,无为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