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 chéng xiào zhuó zhù
[释义] 获得的成绩非常显著
[拼音] chéng guī lòu xí
[释义] 指由于普遍效法而成为社会准则的一种习惯性的行为或做法
[拼音] chéng bài xīng fèi
[释义] 成功或失败,兴起或衰退。
[出处] 汉·荀悦《汉纪·成帝纪二》:“道家者流盖出于史官,有明成败兴废,然后知秉要持权,故尚无为也。”
[拼音] chéng jiā lì jì
[释义] 犹言成家立业。
[出处] 元·刘致《红绣鞋·劝收心》套曲:“不指望成家立计,则寻思卖笑求食。”
[拼音] chéng qún zuò duì
[释义] 见“成群结队”。
[出处] 《水浒传》第一○四回:“更有那村姑农妇,丢了锄麦,撇了灌菜,也是三三两两,成群作队……呆呆地立着,等那粉头出来。”
[拼音] wò shǒu chéng jiāo
[释义] 一种作买卖的方式,双方一握手就表示一笔买卖作定
[拼音] shēn tuì gōng chéng
[释义] 谓功业成就,退隐家园。
[出处] 春秋·楚·李耳《老子》:“功成,名遂,身退,天之道。”
[拼音] jī yōu chéng jí
[释义] 忧:忧虑。长久忧虑就会得病。
[出处] 宋·吴曾《能改斋漫录·李逢吉裴度谏穆宗》:“崔发驱曳中人,诚大不恭,然其母年八十,自发下狱,积忧成疾,陛下方以孝理天下,所宜矜念。”
[拼音] xiāng yán chéng sú
[释义] 因袭某种做法传下来,形成风俗习惯。
[出处] 明·冯梦龙《东周列国志》第93回:“又龙舟竞渡之戏,亦因拯救屈原而起,至今自楚至吴,相沿成俗。”
[拼音] kǔ dǎ chéng zhāo
[释义] 严刑拷打,迫使无罪的人冤枉招认
[出处] 明·兰陵笑笑生《金瓶梅》第92回:“苦打成招,不得见其天日,是好苦也!”
[拼音] shā shēn chéng yì
[释义] 犹言杀身成仁。
[出处] 《晋书·阎欑传》:“假令如今,吕后必谓昌已反,夷其三族,则谁敢复为杀身成义者哉。”
[拼音] kàn zhū chéng bì
[释义] 将红的看成绿的。形容眼睛发花,视觉模糊。
[出处] 南朝 梁 王僧孺《夜愁》诗:“谁知心眼乱,看朱忽成碧。”
[拼音] kè shǒu chéng xiàn
[释义] 谨守既定的法令,毫不通融。
[出处] 《元史·完泽传》:“元贞以来,朝廷恪守成宪,诏书屡下,散财发粟,不惜巨万,以颁赐百姓,当时以贤相称之。”
[拼音] xiū nǎo chéng nù
[释义] 羞:羞臊;恼:气恼。因烦恼羞愧到了极点而发怒
[出处] 清·曹雪芹《红楼梦》第71回:“这婆子,一则吃了酒,二则被这丫头揭着弊病,便羞恼成怒了。”
[拼音] lǎo chéng jiàn dào
[释义] 见到:见识周到。阅历丰富,见解高明。
[出处] 清 孔尚任《桃花扇》第三十二出:“有理,有理!老成见到之言,句句合着鄙意。”
[拼音] liú xuè chéng hé
[释义] 形容被杀的人极多
[出处] 明·施耐庵《水浒传》第63回:“杀的尸横遍野,流血成河,大败亏输。”
[拼音] xiāng xí chéng fēng
[释义] 习:习惯。指都习惯于某种做法或看法,而成为一种风习。
[出处] 宋 高登《高东溪集 蔽主下》:“各挟所能以媒进,阿谀软熟,相习成风。”
[拼音] yīn rén chéng shì
[释义] 依靠别人的力量办成事情。
[出处] 西汉 司马迁《史记 平原君虞卿列传》:“公等录录,所谓因人成事者也。”
[拼音] suō chéng yī tuán
[释义] 因寒冷、紧张、恐惧而蜷缩身体
[出处] 余华《活着》:“自己坐在床沿上盯着凤霞看,二喜的身体都缩成一团了。”
[拼音] qī bù chéng zhāng
[释义] 同“七步成诗”。
[出处] 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七十九回:“丕又曰:‘七步成章,吾犹以为迟。汝能应声而作诗一首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