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 chóu méi kǔ yǎn
[释义] 见“愁眉苦脸”。
[出处] 《儿女英雄传》第二五回:“只见那张太太愁眉苦眼的向他道:‘姑奶奶,你别闹了。’”
[拼音] xiāo chóu pò mèn
[释义] 消除忧愁,破除郁闷
[出处] 清·曹雪芹《红楼梦》第一回:“但观其事迹原委,亦可消愁破闷。”
[拼音] xiāo chóu shì mèn
[释义] 消:消除;释:解除。消除愁闷,使身心愉快
[出处] 《敦煌变文集·降魔变文》:“九夏名花,遍地亭而照灼。足可消愁释闷,悦畅心神。”
[拼音] shén chóu guǐ kū
[释义] 形容十分愁苦凄惨。
[出处] 明·陆采《怀香记·飞报捷音》:“吴国内甚惊恐,每发兵来交锋败北,端的神愁鬼哭。”
[拼音] chóu méi cù é
[释义] 因发愁而紧皱眉头。
[出处] 茅盾《血战后一周年》:“内地的小商人为了上海‘钱庄不通’而愁眉蹙额。”
[拼音] guǐ kū shén chóu
[释义] 形容惊恐忧愁。
[出处] 明·陈汝元《金莲花·释愤》:“我想做丞相时威灵震主,权势倾朝。手指一挥,两班里鸟惊鱼骇;眉头半锁,满朝中鬼哭神愁。”
[拼音] chóu cháng jiǔ huí
[释义] 指悲愁频频在腹中萦绕,难于排遣。
[出处] 汉·司马迁《报任少卿书》:“是以肠一日而九回,居则忽忽若有所亡,出则不知其所往。” 唐·崔橹《春日长安即事》:“玉楼春暖笙歌夜,肯信愁肠日九回。”
[拼音] zhuǎn chóu wéi xǐ
[释义] 由忧愁转为欢喜。
[出处] 明 陆采《怀香记 池塘唔语》:“解双眉转愁为喜,订芳期欢声和气。”
[拼音] lèi yǎn chóu méi
[释义] 带泪的眼,发愁的眉。形容极为痛苦哀伤的样子
[出处] 元·王实甫《西厢记》第四本第三折:“留恋你,别无意,见据鞍上马,阁不住泪眼愁眉。”
[拼音] pái chóu pò tì
[释义] 排:推开;涕:泪水。排除忧愁,收起泪水。形容变忧愁为欢悦
[出处] 《周书·王褒传》:“且当视阴数箭,排愁破涕,人生乐耳,忧戚何为!”
[拼音] pò chóu wéi xiào
[释义] 犹言转忧为喜。
[出处] 南朝·陈·徐陵《答族人梁东海太守长孺书》:“又承书札,银钩甚丽,玉疏依然,开封伸纸,破愁为笑。”
[拼音] guǐ kū tiān chóu
[释义] 形容悲惨凄凉。
[出处] 高旭《五月十九日和巢南韵即寄越中》:“鬼哭天愁冷雨斜,黄龙晋酒恨徒赊。”
[拼音] chóu yún cǎn dàn
[释义] 惨淡:暗淡。原指阴沉沉的云层遮得天色暗淡无光。也用以形容使人感到忧愁、压抑的景象或气氛。
[出处] 唐 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翰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
[拼音] yuǎn chóu jìn lǜ
[释义] 形容过多的忧虑。
[出处] 清 曹雪芹《红楼梦》第56回:“他这远愁近虑,不抗不卑,他们奶奶就不是和咱们好。”
[拼音] chóu hóng yuàn lǜ
[释义] 见“愁红惨绿”。
[出处] 宋·范成大《窗前木芙蓉》诗:“更凭青女留连得,未作愁红怨绿看。”
[拼音] rì zuò chóu chéng
[释义] 愁城:比喻为忧愁所包围。整天沉浸在愁苦之中。
[出处] 宋·范成大《次韵代答刘文潜》诗:“一曲红窗声里怨,如今分作两愁城。”
[拼音] qiān chóu wàn xù
[释义] 许许多多忧愁和思绪。
[出处] 宋·柳永《女冠子》:“好天良夜,无端惹起千愁万绪。”
[拼音] gōng chóu shàn bìng
[释义] 指很容易发愁得病
[出处] 柳亚子《序》:“君工愁善病,顾健饮啖。”
[拼音] qiān chóu wàn hèn
[释义] 千、万:形容多。极言愁苦怨恨之多。
[出处] 宋 杨万里《行路难》:“依欲与君子归去来,千愁万恨付一杯。”
[拼音] wù cǎn yún chóu
[释义] 指一种悲壮苍凉的气氛。
[出处] 元·安熙《仲冬初吉归途即事》诗:“雾惨云愁结暮阴,游方客子正悲吟。”元·无名氏《马陵道》第四折:“诸国将皆来助战,喊杀处雾惨云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