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 míng xīn jiàn xìng
[释义] ①佛教语。谓屏弃世俗一切杂念,彻悟因杂念而迷失了的本性(即佛性)。②指率真地表现心性。
[出处] 明·吴承恩《西游记》第80回:“却说三藏坐在林中,明心见性,讽念那《摩诃般若波罗密多心经》,忽听得嘤嘤的叫声‘救人’。”
[拼音] fó xìng chán xīn
[释义] 谓佛教徒一意修行、清静寂定之心性。
[出处] 《水浒传》第四五回:“那众僧都在法坛上看见了这妇人,自不觉都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一时间愚迷了佛性禅心,拴不定心猿意马。”
[拼音] nòng xìng shàng qì
[释义] 指凭感情办事,好耍脾气。
[出处] 清·曹雪芹《红楼梦》第四回:“这薛公子的混名,人称他‘呆霸王’,最是天下第一个弄性尚气的人,而且使钱如土。”
[拼音] huì xīn líng xìng
[释义] 慧:聪明;灵:灵巧。形容人聪明灵巧
[出处] 清·文康《儿女英雄传》第七回:“虽是乡间女儿,露着慧心灵性,温柔不俗。”
[拼音] mó xíng liàn xìng
[释义] 锻炼身心。
[出处] 清·李渔《慎鸾交·情访》:“使我规避不得,只得用些磨形炼性之法,做一个老头陀去对付他。”
[拼音] xí jiǔ chéng xì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