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 rén jí zhì shēng
[释义] 在紧急情况下突然想出了好主意。
[出处] 明 施耐庵《水浒传》第15回:“智深见了,‘人急智生’,便把禅杖倚了,就灶边拾把草,把春台揩抹了灰尘。”
[拼音] shāo méi zhī jí
[释义] 比喻非常迫切。
[出处] 《水浒传》第三五回:“既是天教我知了,正是度日如年,烧眉之急。我马也不要,从人也不带一个,连夜自赶回家。”
[拼音] qì jí bài sàng
[释义] 同“气急败坏”。
[出处] 茅盾《子夜》十五:“桂长林脸上挂了彩,气急败丧地跑来。”
[拼音] huǎn jí xiāng jì
[释义] 缓:和缓,舒缓;急:危急,急迫。不论在平时还是在紧急之时都给予帮助。
[出处] 清·吴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65回:“朋友本来有通财之义,何况我们世交,这缓急相济,理是平常的事了。”
[拼音] huǒ jí huǒ liáo
[释义] 犹火烧火燎。
[出处] 《人民文学》1977年4期:“整个发电厂都火急火燎地动员起来。”
[拼音] jí bù xiá zé
[释义] 在紧急的情况下来不及选择。
[出处] 蔡东藩《民国通俗演义》第八回:“三人急不暇择,从窦中鱼贯而出,外面正是一条逼狭的胡同,还静悄悄的没人阻住。”
[拼音] rén jí jì shēng
[释义] 在紧急情况下突然想出了好主意。
[出处] 元 施惠《幽闺记 文武同盟》:“粉墙这等高峻,如何跳得过?自古道人急计生,不免攀住这杏花梢,跳将过去。”
[拼音] jí chě bái liǎn
[释义] 心里着急,脸色难看。形容非常焦急的神情
[出处] 老舍《离婚》六:“她把气咽下去,丈夫是好意,可是,何必那么急扯白脸的呀!”
[拼音] jí rén suǒ jí
[释义] 别人有困难时,设法给予帮助
[出处] 清·文康《儿女英雄传》第39回:“要讲急人之急,正该或多或少叫家人立刻拿出银子来,当面给了他,打发他走,何等爽快!”
[拼音] jí yú shì gōng
[释义] 指做事急于求成。
[出处] 鲁迅《为了忘却的纪念》:“我对于她终于很隔膜,我疑心她有点罗曼缔克,急于事功……”
[拼音] jí jǐng liú nián
[释义] 形容光阴易逝。
[出处] 宋·晏殊《殊玉词》:“急景流年都一瞬,往事前欢,未免萦方寸。”
[拼音] jí rén zhī wēi
[释义] 急:着急;危:危急。热心主动帮助别人解决困难
[出处] 《新五代史·刘守光传》:“公三晋贤士,独不急人之危乎?”
[拼音] jí rén zhī yōu
[释义] 急:着急。热心主动帮助别人解决困难
[出处] 《纪闻·吴保安》:“侧闻吾子急人之忧,不遗乡曲之情,忽重特达之春,使保安得执鞭弭,以奉周旋。”
[拼音] jí zuǐ jí shé
[释义] 急忙插话抢着说话
[出处] 陈残云《深圳河畔》:“二婶好像怕她生疑,急嘴急舌地解释。”
[拼音] jí chì bái liǎn
[释义] 心里着急,脸色难看。形容非常焦急的神情。
[出处] 浩然《艳阳天》第60章:“韩小乐见焦淑红急赤白脸,好像要吵架的样子。”
[拼音] jí mài huǎn shòu
[释义] 见“急脉缓灸”。
[出处] 清·文康《儿女英雄传》第25回:“要不急脉缓受,且把邓翁的话撇开,先治他这个病源,只怕越说越左。”
[拼音] fēng jí làng gāo
[释义] 形容风浪很大
[出处] 《文汇报》1992.3.2:“出海口附近波涛汹涌,风急浪高。”
[拼音] jí bù jí dài
[释义] 见“急不可待”。
[出处] 清·无垢道人《八仙全传》第44回:“但他顽心太重,同时就急不及待把那盒子开了开来。”
[拼音] jiù jí fú shāng
[释义] 救济危急,扶助伤病
[出处] 鲁迅《南腔北调集 经验》:“救急扶伤,一不小心,向来就很容易被人所诬陷。”
[拼音] xìng jí kǒu kuài
[释义] 性子急,有话就说。
[出处] 清·文康《儿女英雄传》第40回:“那何小姐性急口快,便道:‘娘这话也说得是,那么着,我就在家里服侍婆婆,叫我妹子跟了他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