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 qióng sī jí xiǎng
[释义] 穷:极。形容苦苦思索
[出处] 明·凌濛初《二刻拍案惊奇》第二卷:“张生穷思极想,方才下得一着,小道人只随手应去。”
[拼音] xíng sī zuò chóu
[释义] 见“行思坐想”。
[出处] 清·蒲松龄《聊斋志异·青娥》:“生行思坐筹,无以为计。”
[拼音] wú lǜ wú sī
[释义] 犹言无忧无虑。
[出处] 《魏书·李顺传》:“故言肆欲,无虑无思。”
[拼音] gǎn jīn sī xī
[释义] 见“感今怀昔”。
[出处] 宋·刘珙《满江红·遥寿仲固叔谊》词:“叹离多聚少,感今思昔。”
[拼音] hé sī gàn lǜ
[释义] 犹言绞尽脑汁。
[出处] 明·王志坚《表异录·艺文》:“极思为文,曰涸思干虑。”
[拼音] kǔ shēn jiāo sī
[释义] 焦:焦急。形容人为某事忧心苦思。
[出处] 《史记 越王勾践世家》:“吴既赦越,越王勾践反国,乃苦身焦思,置胆于坐,坐卧即仰胆,饮食亦尝胆也。”
[拼音] kǔ xīn jiāo sī
[释义] 焦思:焦急地思索。形容用尽心思,想方设法
[出处] 范文澜《中国近代史》上册第三章:“又说他苦心焦思六七年,竟不能把太平天国消灭。”
[拼音] láo xīn kǔ sī
[释义] 费尽心机,苦思焦虑。
[出处] 明·赵弼《梦游番阳彭蠡传》:“竞虚名,夺浮利,日夜劳心苦焦思。”
[拼音] xiá sī yún xiǎng
[释义] 见“霞思天想”。
[出处] 清·王晫《今世说·规箴》:“此事定须霞思云想,刻意经营,奈何颓唐落墨,便布人间?”
[拼音] qián jīng jī sī
[释义] 见“潜精研思”。
[出处] 南朝·宋·范晔《后汉书·班固传》:“潜精积思二十余年,至建初中乃成。”
[拼音] qián jīng yán sī
[释义] 谓专心钻研。
[出处] 南朝·宋·范晔《后汉书·班固传》:“固以彪所续前史未详,乃潜精研思,欲就其业。”
[拼音] wén sī fù shān
[释义] 负:担负。比喻力量虽微却愿担负重任
[出处] 清·刘献廷《广阳杂记》第四卷:“予不自揣,蚊思负山,欲取郦注从而疏之。”
[拼音] qióng sī bì jīng
[释义] 毕:尽。用尽所有的精力
[出处] 唐·韩愈《潮州刺史谢上表》:“曾不得奏薄伎于从官之内,隶御之间,穷思毕精,以赎罪过。”
[拼音] chí sī xiá xiǎng
[释义] 自由地联想
[拼音] mián sī mèng xiǎng
[释义] 睡梦中也在想念。形容思念之甚。
[出处] 《醒世悟言 李玉英狱中讼冤》:“且说那禁子贪爱玉英容貌,眠思梦想,要去奸他。”
[拼音] jiāo sī kǔ lǜ
[释义] 着急忧虑,苦心思考。
[出处] 邹韬奋《经历》:“我这时的全部的注意力都集中在绥远的被侵略,每日所焦思苦虑的只是这个问题。”
[拼音] kè gǔ xiāng sī
[释义] 形容思念之深,历久难移。
[出处] 五代·温庭筠《新添声杨柳枝·二》词:“井底点灯深烛伊,共郎长行莫围棋。玲珑骰子安红豆,入骨相思知不知?”
[拼音] wén shēng xiāng sī
[释义] 声:名声。指思慕、钦仰有声望的人。
[出处] 《鬼谷子·内揵》:“君臣上下之事,有远而亲,近而疏,就之不用,去之反求,日进前不御,遥闻声而相思。”
[拼音] láo sī yì yín
[释义] 逸:安逸。指参加实际劳动,才能想到爱惜物力,知道节俭;贪图安逸就容易放荡堕落。
[出处] 《国语·鲁语》:“劳则思,思则善心生,逸则淫,淫则忘善,忘善则恶心生。”
[拼音] tuì sī bǔ guò
[释义] 退思:退朝后检查自己的言行;过:过失,错误。表示事后省察自己的言行,有没有错误必须补正的地方。
[出处] 《左传·宣公十二年》:“林父之事君也,进思尽忠,退思补过,社稷之卫也,若之何杀之?”